过完年刚上班,学员小丹就跑过来诉苦:老师,本以为趁着春节和老公来个欧洲四国自由行,好好放松一下。
没想到一路就是各种添堵、生气,最后爆发大战,行程没完就打道回府了。直到现在,老公小张还整天吊个脸子,不开晴。
早知道劳民伤财、伤感情,还不如待在家里消停呢!
夫妻出去旅行已经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它不仅仅是夫妻情感生活的调味剂,更是促进夫妻感情的良方,这原本是一件好事。
常见的情况确是:很多夫妻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不但没有促进感情,反而引发矛盾。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原因。
外出旅行最吸引人的因素之一就是未知和不确定性。我们期待在陌生的环境中,体验到新奇和刺激,来对抗生活的琐碎和平凡,放松心情。
但往往也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打破常规,激发人本能的应激模式。导致脾气、性格、生活习惯、做事方式以及压抑的情绪等深层心理状态被激发,不再有遮拦的表现出来。
如果夫妻之间没有良好的默契、任由情绪爆发,自然就会摩擦不断,把喜剧开场演成悲剧结局。
总结起来旅行引发不愉快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付出不对等,一方尽力安排,另一方挑剔、抱怨;
●2、缺乏规划,对突发情况考虑不足,导致情绪失控、争吵;
●3、以钱为借口,忽略一方的特定需求,引发对抗和不满。
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夫妻间如何去旅行,才能让情感升温、变成喜悦之旅呢?
1
旅行前夫妻双方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坚决尊重对方的安排。
就拿小丹来说吧,原本老公对本次的出行期待满满,事先做了大量的攻略,并经过小丹的同意,提前预定了酒店和机票。
旅行开始后,小丹不是挑剔酒店设施不好、离景点远,就是说这个城市没意思,还不如去哪个地方好。
总之,就是各种挑剔和改变行程,逼着小张去退酒店、重新安排。小张不胜其烦,也觉得非常委屈。
自己忙前忙后的准备了一个多月,被小丹全盘否定,这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越想越觉得不爽。
何况有些预定酒店是不退费的,小丹又骂他没脑子、浪费钱。小张最后气急了,和小丹吵起来,提前结束行程回家了。
而我的另一个学员彤彤则美滋滋的来向我汇报旅行成果。
彤彤是因为老公有第三者而来咨询的学员,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后,老公和第三者基本断了,但对她仍旧是不冷不热的。
老师建议她们一家,利用春节假期去向往已久的美国西海岸自驾游一次。彤彤老公之所以出轨,是对彤彤老妈子式的管理方式不满,到外面寻求被认可和尊重的感觉。
于是老师建议彤彤,这次出行让老公全程安排,她做个甩手掌柜,只负责像小姑娘一样睁大眼睛,一脸崇拜的对老公的安排说好、表示开心。还有就是不停的打卡、拍照、晒朋友圈。
从彤彤发给我的朋友圈截图看,满满的撒狗粮,美美的全家福,还不时称赞老公的驾驶技术好、长得帅、能干等。推荐阅读:《吸引女生的3条捷径,第一个最有效》
下面一大堆的点赞、留言,都是各种羡慕和祝福。她偶尔把朋友圈的留言给老公看、说姐妹们多羡慕自己等,老公听的一脸得意。
当然,责任感和保护欲就更爆棚啦,照顾她们母女俩也就更卖力气了,甚至还在海滩上画了大大的示爱图案,准备了烛光晚餐,感动的她只想哭。
6岁的女儿也一直在吃醋,抱怨爸爸不爱她,只爱妈妈啦。
识别出伴侣行为中的爱意,给予及时的认可和感谢、并用对方喜欢的方式付出爱,实现爱的动态平衡和正向流动,这样的旅行,想不情感升温都难啊。
2
提前做好行程规划,把突发情况视为意外惊喜
旅行前要尽量做好行程攻略,避免突发状况频繁发生而影响玩的兴致。但是,不可控性也往往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所以,保持好心态、随遇而安,突发状况反而会成为旅行中最精彩的记忆。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曾经在旅行中遇到过的两个意外惊喜。
几年前去黄山游玩,登山途中,天降暴雨,窄窄的山路上挤满人,没有退路,只能在大雨中向山顶攀登,浑身湿透才到达预定的酒店。
老公觉得有点沮丧,别说看日出了,连下山都是个问题。我则觉得,难得一遇在暴雨中爬山,真是很刺激。
还乐颠颠的用随身带的吹风机把衣服全部烤干,开玩笑说又多会了一项生活技能,老公的情绪也就缓下来了。
更糟糕的是,第二天仍旧是暴雨如注,酒店没有空房,游客必须下山。
而老公的膝盖受伤了,没有缆车和其他的交通工具,只能忍痛在大雨中一步一步往山下挪。
一向有些娇气的女儿,默默背起了所有的行李,陪着我们在大雨中淋了十几个小时走下山来。
这是我们最狼狈的一次出行,没有观赏到黄山的美景,却感受到彼此的患难与共、生死相依。
至今回忆起来,大家都觉得,当天黄山脚下村妇做的臭鳜鱼味道格外的好。
还有一次,我们全家开车横穿英国去看望朋友。
归途中老公突发奇想,换了条路走。后来发现,我们竟然在人极罕至的高山原野间奔驰,土路又窄又陡、九曲十八弯,需要非常好的驾驶技术才能应付,但景色绝佳。
后来,竟然还误打误撞的经过一座雪山,遇到很多摄影的人在此露营,沿途我和女儿都在大喊大叫,对美景惊叹、也为司机的驾驶技术惊呼,让我俩感觉是坐着F4的赛车过了把瘾。
这次旅行印象深刻,让我们欣赏到英国风光的另一面。
借助突发情况,激发团结意识、共度难关、激发情绪,也是旅行中增加情感链接非常好的方式。
3
准备一笔备用金,满足所有人的核心需求,让旅行不为钱所累
出门在外,穷家富路。旅行前,在行程安排时仔细规划、对比节省,也不排除穷游的乐趣。但是一定要准备一笔备用金,转款专用,以备不时之需。
出门花钱如流水,很多夫妻矛盾都是钱闹的。比如小丹,就是用钱说事,认为花几十欧去看博物馆,还不如把钱省下来,多买些衣服、包包带回去。
她武断的取消了行程里逛博物馆、看画展的计划,拉着小张不停逛街购物。搞得小张非常委屈,自己忙活一回,连渴望已久的名画也没见到,真是窝囊。
于是情绪爆发,撂挑子不干了,这就是典型的核心需求未被满足的例子。
而我的朋友张姐,这事就拎的清。工薪阶层的张姐夫妇,酷爱旅行,每年至少要出去两次。
张姐的原则是舒服、节俭为主,不乱购物、不买纪念品。但每次她都专门准备出几千元,作为储备金。夫妻俩可以用这钱各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带回来。
张姐和老公的兴趣点不同,姐夫比较务实,喜欢市井文化,每到一处就是以找美食、逛菜市场、旧物市场、或者去街边的小酒馆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为乐。
而张姐则喜欢有文化气息的东西,看古迹、逛博物馆、听地方戏等,按理说根本玩不到一起去呀。
他俩早已习惯分工合作,每次行程都会预留出一到两天自由活动时间,揣点活动资金,各自找喜欢的地方分开玩,还可以买喜欢的东西,晚上汇合、分享成果,每次都其乐融融呢。
去她家里随处可见的小东西,都是夫妻俩这些年淘来的战利品。咖啡杯是张姐在荷兰买的、整套刀具是姐夫从德国背回来的、地毯来自波斯、水晶花瓶的老家是奥地利……,每一件都独特精美,充满回忆。
旅行中亲密有间、尊重差异、满足需求、支出有度,这些事情都做好了,哪里还有吵架的机会啊!
所以,寻常夫妻外出旅行,不外乎就是想暂时脱离常规的生活,和心爱的人一起出去走走、看看,趁机歇歇而已,心不累是最大的诉求。
明白这些,妻子们就不必过分计较旅途中的小瑕疵,只负责专心陪好身边的人、让他放心、开心、安心,情感自然会升温的。
因为,只要有爱的人在身边,随处皆是风景,哪里都是家。
这里要提示大家,在旅行过程中不管发生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夫妻要一起去面对,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