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恋爱及“性”之我见

在中小学的时候,家长老师都对学生谈恋爱“严防死守”,

 

单独讲,省的招人烦。推荐阅读:《这样和她聊,她就离不开你

 

技巧是别人的事儿,我只讲我的感受:

1.“性”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儿,不要不好意思谈论,更不能“谈性色变”。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而且还是很长的阶段);如果处理不好,也许会非常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尤其对于女生,看过一些报道,许多女生的第一次由于种种原因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有的人可能一辈子走不出来!这种痛苦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我只是“妄自揣测”已经感觉无法承受了!)。

2.中小学不是不可以谈恋爱,最好限于“柏拉图式恋爱”,精神恋爱,把恋爱作为两个人共同奋斗的动力(一起考入理想的大学或城市),最好不涉及“性”。因为青春期荷尔蒙爆棚,一旦“爆发”,真的很难控制(“老夫”爆发的算晚的,大学毕业之后才爆发,但是已经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非常庆幸自己中学的时候只是啥也不懂的青春期小屁孩,如果那时候“爆发”了,真的很难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万幸万幸!)!

3.大学阶段,如果恋爱,是否涉及“性”要看两个人的选择,毕竟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对自己负责了。但前提是尊重对方,不强迫、不欺骗对方,给对方的第一次留下美好的印象非常重要,即便最后两个人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但至少也在这件事上给对方一个美好的回忆,这是对“Ta”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4.作为家长,我认为在“堵不如疏”。现在的媒体如此之发达,年轻人接受新事物、新信息比我们快得多!不要以为孩子啥也不懂,这已经不是我们这些“老年人”上学的时代了,我们那时候上学,信息几乎是“垂直”的,即想要接受“性”这方面的信息只能从老师、最多从“成人小说”、“爱情动作片”入手,信息量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信息是平面的甚至是爆炸的!我们家长接触到的信息很多是滞后于孩子们的(看看现在的影视剧、广告、搜索引擎甚至各种所谓的教学APP吧,根本不用孩子主动去搜“性”的东西,它们已经排着队主动的或明或暗的在接近孩子!只是我们家长都没注意到或没想到而已!)!想像以前那样妄图通过没收手机、禁止彼此交流就想遏制孩子谈恋爱,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奏效!——想想我们小时候跟自己的父母老师“斗法”,最终谁笑到最后就应该很清楚了!即便是极少数老师家长通过各种“高压”手段强行“切断”两个人的联系,让他们只能学习,你以为他们会感激你们?如果换做我,绝对不会!只是加深了我对父母和老师的厌恶感而已!

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谈恋爱,不要动用“家长”的权威,一上来就疾风暴雨;而是应该心平气和的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好好交流,帮他客观分析彼此的优缺点,如果孩子能够发现彼此不适合固然好;如果孩子还是认为他俩在一起很开心,很快乐,那么就不要再打压他们了!而是要告诉他们可以继续“谈”,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学习!如果因为谈恋爱而影响学习,就是对对方人生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我相信现在的孩子一定能听懂这个道理,也一定能为彼此的人生负责!

有人说,万一孩子不能负责怎么办?影响了学习、人生,你负责吗?

我会说,孩子自己都不能对自己负责,我能负责吗?我有这个义务吗?

如果家长时时刻刻对自己的孩子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这样的家长会不“操心”、不“焦虑”吗?

如果家长时时刻刻对自己的孩子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这样的孩子会有自信、自尊、自强的心态吗?

再进一步说,家长就算是联合老师强行“精神阉割”孩子,不让他们在中小学谈恋爱,那么上了大学呢?依然是严防死守吗?还是像有的网友慨叹的“父母从小没教过我们怎么谈恋爱,学生时代老师家长严防死守不让早恋,然而很多家长恨不得在你毕业当天开始催婚,生怕你嫁不出去!”

这样的家长,不是标准的“精神分裂”吗?

这样的家长,以为能够像中小学阶段那样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读书、选专业、选学校,等孩子毕业以后,家长还能保证孩子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生活吗?

这样的家长,您到底是孩子的家长还是马戏团的团长呢?

这样的家长,您是否曾经把您的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我”来看待呢?

如果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我劝家长们不要再“控制”孩子了,因为您本身就是没长大的“孩子”!您没有资格“教育”孩子!

不是说您是孩子的父母您就有资格教育孩子;

不是说您是孩子的老师您就有资格教育孩子;

而是说您能够平等客观的与孩子交流,为孩子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面临的问题,将心比心,才能“换我心,做你心,始知相忆深”。

9102年了,别再用“我是你老爸”、“我是你老师”的“霸主”姿态居高临下的教训孩子了,这样做,只是给孩子们留下了更多的厌恶和笑料而已。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