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妹地图我之于你是那一场声势浩大的暗恋

 
 

她的恋爱似乎都是在夏季,她说夏天的她是热情的、奔放的、自信的。冬天的她就会变得如同寒冬一样,冷漠的、消极的、沮丧的。

她对我说:“我好想问问看他对我的看法,贸然去问又怕觉得尴尬,不知道怎么办。”

当一段感情结束后,就很想知道自己在对方的眼里是什么样子的,就好像分手之后还是想问你究竟有没有爱过我。似乎只有问过才能真正与这段感情诀别。

我看透了她的心思,就鼓励她去问,不要怕尴尬。不久之后她截图发给我一个对话框:“外热内冷型软妹。”好了,故事到这里就算完整了。

她是一个具有复古情怀的女孩子,那时的她沉迷于笔在纸上摩挲的文艺感,明明想要认识每个有趣的陌生人,却连个电话号码都懒得记。于是明信片变成了她最好的选择。从此以后,热衷集邮,将全国各大省份和自治区的邮戳集个遍。有一次偶然知道了一个叫Postcrossing的网站,从此开启了她和一群老外换片的日子。

一段感情的开始,总会有个契机的产生,他和她亦是如此。

她在贴吧晒她收到的每一张引以为豪的明信片,并描述了每一张明信片的故事。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了他写下的评论,才发现彼此的距离如此之近,都在同一个大学城。

随后她就收到了他寄来的厚厚的一个大信封,里面有一张是她许愿期盼收到的明信片,一张他的简信,一张她的素描。

素描只止于她微微笑起来上扬的嘴角,底下有他抄写莎翁的十四行情诗——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看到的这个瞬间,她想到的电影《情书》里面的季节,小心脏止不住“怦怦地”跳,白皙的脸颊像烫得赤红感觉都能煎熟鸡蛋了。

那时的她还并不知道贴吧和她套近乎的人就是他,直到知道他的名字才发现,她之前在交换明信片的网站上因为描述特别好玩而产生好奇的就是他呀。

突然觉得世界很小,又觉得缘分是如此 的不可思议。

他是个浪漫又文艺的人。喜欢收集酢浆草籽,阳台上种满了五颜六色的酢浆。她并不以为然,以为这种三叶草随处可见。直到他给她看了毛茸茸叶片的酢浆和其他不同颜色的植物并认真地一一介绍的时候,她觉得屏幕对面的这个人好执着,用心,连爱好都一丝不苟。

后来的某一天,他神神秘秘地送了她一包以他名字命名泡好芽的种子,她在那一刻便动了心。

此后,每当看到路上开着的酢浆草,总是第一时间拍下分享给她。

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总能迅速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他们渐渐地熟悉,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见面。

那天的她心情格外地激动,穿着一条黄绿碎花的裙子,他带她去校园看花,指着向日葵说:看呀,像你的裙子一样。

他们都喜欢花,他喜欢养花,她喜欢拍花。他们在花田驻足,少女情怀地她羞怯地打量着这个心中有好感的人,比想象地黑一点,看起来阳光爽朗。

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带着自家种的小番茄送给她。她带他参加校图书馆,彼此小声谈论着各自喜欢的书籍,喜欢的作家。有同学经过时候,她总是心虚着快速退后一步,这种莫名的小心思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那天下着小雨,临走时候,他给她撑伞,但是她感觉到有未干的雨珠洒在她的腿上,她居然觉得他是故意的,敏感的她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自作多情。

之后的他们还是保持着互赠明信片,偶尔吃饭见面。有次因为她满天课,没能赴约,他略感失望。

他去过很多城市,每次都会和她讲旅途的故事,而她只是个没去过多少地方的宅妹子。所以当他提到立陶宛的特拉凯城堡是少女心的粉,从蒲甘的热气球上俯瞰到的尖顶寺庙令人震撼,或告诉她伦敦街头的一家老杂货铺居然有很美味的晚安茶……她听后只是满脸地羡慕着,因为无法感同身受,只能尴尬着发着颜表情卖萌。

有一次他讲他在印度旅行时候是如何被阿三围着骗钱的,她也讲着有一次被装假肢的老阿姨骗走十元钱的糗事,结果得到了他的安慰并教她防骗小妙招。

有一天,他告诉她梦见了她,梦见他开了一辆车载着她,回头发现她却不见了。

少女情怀的她听到这些心就扑通扑通跳了起来,脸上情不自禁地傻笑起来,她心里知道,她对他的喜欢越来越多。

他的生日是在夏天,她前三个月就开始琢磨着要送些什么礼物给他,她研究了几百个送男朋友的生日礼物指南,最终都放弃了。他还不是她的男朋友,她不知道以什么样的名义送他礼物。最终决定送他明信片。

她买了一百多张空白卡片,每天都练习画画,期间都画干了一支樱花勾线笔,为的就是给他送份礼物。

她很细心,明信片的张数就是她的年龄,从月初到月末的每一张都写满了对他深深的祝福。做完这些,她被她自己感动到了,她多么希望心里的那个他能明白她的用心。

转眼到了大三,要搬到新校区去了,搬走的前一晚,她酝酿了半夜的情绪,反反复复在内心排练该怎样和他表白。最终却只是分享一张张张爱玲的语录的图,大意是无论看到什么,都能联想到他。

他似乎明白了她的心意,但是并没有迎合她。她索性直接告白了,结果是被泼了一头冷水,被拒绝了,理由是年龄相差太大,不想耽误她学习。

第二天,他告诉她说他的心被打乱了,一个晚上都没睡着。她好像看到了机会,妄图要感动他。

后来他们依然还是像平时一样聊天,普普通通。

那年夏天的某日,他们依然聊着天,聊着聊着他突然发来一张和朋友们去鬼屋玩的合照,照片里有个姑娘和他贴得很近,她感觉他们才是很配的样子。那个瞬间,她感到自己好卑微,于是下定决心不再联系他,单方面地发了绝交短信。

之后的某天她突然看到有篇推文是用他的以前头像,于是将链接分享给他,居然得到了他的秒回,依然喊她“兔子姑娘。”

某日,他邀请她一起吃饭。他只是选他喜欢的美式餐厅,居然一点点不记得她的喜好。吃饭的时候她略感一丝丝尴尬,她完全听不懂他嘴里说的论文,甚至想打断。也就是那一刻,她彻底放下了曾经对他的念想,两个不同的人,彼此相遇,擦肩而过,一别生宽,各生欢喜。

很久之后她看到一段话,觉得就是那个时期的总结:

当一个人顾盼生辉,

而与我的世界毫无干系时,

就是他最令我折服的一刻。

他不需要矫饰行为,刻意谈吐,

只要他一直在成功的道路上行走,

并离我越来越远,

这就够了。

譬如他登台演讲,

目光不略过我,

台下行文,

辞中不牵涉我,

卓尔不群,

而我只在人群中。

远远仰慕着他,就心满意足了。一想到他的优秀超脱凡俗,睥睨众生,已是满心感激、惊叹与崇敬。

写完她的故事,我静静地对着电脑发呆,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微妙。一句触心的话,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宠溺的眼神都会令对方陷入无限遐想。无论好与坏,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感情这件事情从来没有人能说得清。

每个人都是花,都会盛开,终会枯萎。在迷惘的漫长岁月里,等着着阳光、露水和微风,等待着另一朵花,然后会盛开这独一无二的景致。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