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坛关于纯粹、爱、纯粹的爱

 

我不得不对纯粹这个词重新审视。

并对这个世上纯粹的爱抱以怀疑,甚至困惑。

本来这是我最不想谈的点,但是我还是要拿出来审视,因为这很重要。

“无理由的爱,才是最纯粹的爱。”

这是曾经的我抱有的观点。

是的,爱不应该是抱有某些目的,比如为了单纯的脱单,为了脱离孤独,或者为了性。(这三个比如下文均有引用。)

上述三个比如我依旧保持不可取的态度。但是,爱真的能做到没有目的、没有条件吗?

显然不是。或者说,对于人这种自私的个体,“爱本身就是自私的”也理所当然。无条件地爱下去且没有任何目的,这是上帝的爱。何况就连上帝都明目张胆地不公平。

关于我对“人是自私的”这个定义的解释也很简单,在之前的《我与人》那篇文章中提到:

“人这种生物,生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这里作补例说明。你为何帮助别人,本质上是想被需要;想获得存在感和内心满足感;或者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首先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很显然,是因为潜意识里有“爱”的需求,不论你承不承认。当你发现对方无法满足你的需求后,一般情况下这种爱就会淡化,甚至消失。

特殊情况呢?就是上文说到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你看到的无私付出,或者说为了她我可以怎么样怎么样,本质上亦是如此。付出、被需要等满足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这么说你会觉得太过理性,而爱本身就是一件需要理性的事。(当然,感性也不可或缺。)

也许你会被问过,或者问别人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我?”

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或者得到的答复是:“我不知道,我就是喜欢你。”

你以为这就是爱,你以为爱是一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喜欢就是喜欢。可是,这种纯粹以感觉而定义的爱,最容易被替代。或者可以定义为这只是一种喜欢。

爱一个人的原因真的不是那么不容易回答。对你来说能轻而易举说出对方的别人无可替代的优点,这段感情往往能维系很久,因为无可替代。

 

上大学后,身边的案例很多,也有人主动要我去处理他们的这些破事。(我真的不想吐槽了好不好,我涉世未深啊亲。)

在我看来,大学里所谓的爱情大体上算十分简单甚至浅显的。很多时候,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逛街等等,仿佛这些就是这段感情的全部。

在一起的时候很愉悦,被普遍当成爱情的证明。不妨想一想,这真的是爱吗?

事实是:只要一个人际交往没有太大障碍的人,只要一个人际交往有涵养的人,相处起来都会感到愉悦。

这句话也适用于所谓的“搭讪”,初次见面,吸引一个人的往往是外貌和谈吐。

这句话也很好解释了大学恋爱分手率奇高的原因。(见下文)

反面例子呢?你比如我,别看我写的文字或者和你用聊天工具聊天说的一套一套的,实际上典型的人际交往障碍,曾和别人聊天都无法直视对方眼睛的,无法表达想表达的,相处时会使别人感到很累或者抓狂的,鬼才喜欢。但愿没骂到你,开个玩笑。

 

回到正题,而在我看来,长久的爱必定是能合得来的。这种“合得来”体现在双方的精神层次和个人价值追求。不求绝对一致,但最起码要相互认同。

你长大后想要淡云流水的生活,闲暇时去世界各地旅游;ta长大后想去拼搏,想在某处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你想要旅游ta没时间,ta想要奋斗你无法一起。

有趣的是,这种差异在当双方一起自习,一起吃饭,一起逛街约会而感到愉悦的时候,完全体现不出来。

所以很多时候,你只在“同甘”的时候去考量爱,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苦,自然也无法考量能不能共苦。

如果同甘的时候都合不来呢?分手。我想每一对恋人分手的原因,肯定会和不合适挂钩。

国产青春剧有一大特色误导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分手了,然后说我们终究败给了现实。

可笑的是,你经历了啥现实啊?大学里的现实?你压根就没有所谓的现实,只是在为你的“不合适”和还未发觉的,其实早已荡然无存的情感找一个无比蹩脚的借口,还假装很悲伤。

哪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因为你没有做好“共苦”的准备而已;或者你知道,你们这段感情只能同甘无法共苦;或者你知道,精神层次和个人价值追求互相不认同,不如散了。

这固然是一件好事,毕业后就分手,显然比结婚后再离婚强。从社会的角度,还能为国家降低越来越高的离婚率。

 

回到纯粹上来,看到这,给人的感觉是:爱,不纯粹。

如果是纯粹的爱,为什么会分手,只要有爱就好啦?两个人结婚只要有爱就够了啦?纯粹的爱应该是无理由的。有人可能会这样疑问。

那什么是纯粹?这是我的困惑。

对于自我的审视,我通常都或多或少地暗示自己,做人一定要纯粹。不要那么过分追求目的,不要那么功利。

可是不得不说,置身在这个追求功利的世界上,或多或少地都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有时候真的难以发觉。简单的例子:大学课堂上我们往往会关注某个知识点考不考。如果有所谓的划重点我想没有一个人不专注起来。

有人说:“爱应该是纯粹的。爱一个人本身就是无理由的事情,如果能说出来为什么,那还是不够爱,你爱的或许只是能说出来的那些品质那些条件。”

我不认同这句话。就像上文说过,这种以感觉主导的爱,太容易被替代了。

时至今日,我可以果断的说出我的爱就是因为一个人的美好和优点,并且可以列举出它们。这本身就是一种条件。而有了爱的基础之后,缺点自然而然地包容。这是一个从“荷尔蒙吸引”到“爱”的转变过程。

也许我本不该考虑这个问题,也许爱不能用单纯的纯粹与否来衡量。写到这里我觉得已经无需弄懂什么是纯粹了。爱本身应该是用心投入的,何必考虑这么多呢。

但很庆幸的是,我也曾纯粹过。「至今我没有给纯粹下定义,这里的纯粹仅代表现阶段的“我认为”。」

 

审视过去和现在,我的观念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我的爱呢?

仔细想了想,不是因为孤独,也不是因为单纯的想体验。

但也不是什么不掺杂任何其他东西的所谓的纯粹的爱,它在带有了其他的期待和必要的考量下,尽可能的接近纯粹。

这些仿佛都不重要了。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我能做的,就是用心,和一如既往的澄澈。

至少在我这里,时间、经历并没有让我的情感有所冷却,它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心动。而在时间的洪流中悄悄地分支成最澄澈的一撇,流向心河,从而细水长流。

这是我处理爱的方式。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