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朋友问我觉得怎样——
我想了很久,蹦出俩字:“还行。”
“还行”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太多太多了。
包括我期待值过高所带来的失望,以及如今中国电影工业在相较以往成熟的情况下,依旧没能将电影质量提升到视为献礼片这样的高度的失望。
主旋律不是说不好,献礼片也不是不好,但拍好它,拍的好看才是关键,很明显这两部没有达到这个关键。
两部给我带来的感觉——中规中矩。
首先是《攀登者》。
不可否认的是,《攀登者》的节奏竟然还不错,从第一次登顶却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失落,到第二次组建登山队时的喜悦,再到攀登时各种状况不断发生的惊险,的确是娓娓道来。

而且片中的各种极端险情的表现,特效的加持尤其重要。特别是众人把梯子绑在石头防止大风吹落的那一段,看的的确是惊心动魄。

特效方面还可以,但某些片段的特效细看的话,就有些粗糙,不知道是不是片子制作时间太短的问题。
演员的演技也一直在线,但台词跟口型不匹配这个点,不确定后期制作中是不是临时调整了剧本,导致如此大规模的重新配音。

但导演叙事的方式有些不足——
本来一个恢宏大气的“攀登者”的这样一个极具冒险精神的主题,被导演硬是处理成了在攀山过程中顺便谈谈恋爱的结构。
影片原本拥有的匠气瞬间就失掉了。
不知道是不是李仁港导演的原因,原本是家国使命的情感,最终的落脚点却又是儿女情长。当然,两段的恋爱戏不算太长,某方面来说也算是细腻。
其实当我看完这两部的时候,个人认为《攀登者》其实是比《中国机长》更胜一筹的。
但网上的评论让我有点怀疑自己,当然,看电影这回事肯定还是要看自己感受的。
虽然还是被豆瓣的评分吓了一跳。
当然,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说出来,不依附于任何意见,本身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
为什么我个人觉得会更胜一筹呢?
很明显的一点,《攀登者》的电影质感比《中国机长》的要好得多。
在看《中国机长》的时候,非常感受到某些画面的质感没有调好,就像是在看电视剧一样。

另外,剧情个人真的觉得一言难尽。
毕竟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难就难在怎么拍出来既好看又刺激,又能还原当时的情况。
所以编剧非常重要。
但是我从影院出来后,看了一眼编剧的名字——
《烈火英雄》的毛病全在《中国机长》这里显现出来了。
原型事件从事发到解决其实是大概在四十分钟左右,因此扩展整个事件的剧情非常重要。

《中国机长》首先从民航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开始写起,开头那一段有关民航的专业词汇介绍得还算流畅。
但不知道是不是编剧想加入一些诙谐的元素,就安排了欧豪饰演的副驾驶徐奕辰以及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梁栋去撩妹了。
没错,去撩妹了。
虽然我能够感受到编剧想将这群英雄人物尽量接地气化,但撩妹真的这个桥段放在这里真的适合吗?
这是剧情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明显某些部分的叙事太冗长了。我每次以为影片结束时,却又牵扯到部分人的情感描写。
也是编剧的一个原因,支线写得太多太单薄太无力,以至于编剧也不知道怎么收了。
硬着头皮强行收尾。
而且加入关晓彤那条线是为了什么?
虽然我看完还是不知道关晓彤那条线有什么用。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知找谁问去。
第三个问题,节奏有明显问题。这也是第二个问题所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
影片第一个惊艳到我的地方就是风挡突然破碎,欧豪的半个身子被吸出窗外。
第二个便是机长冒着风险穿过云缝最终平安无事的片段。
当然,更多的是特效方面所带来的震撼。
高潮部分就这两个,其他的就没什么了,整体节奏宛如在你昏昏欲睡时突然猝不及防叫醒你,然后你接着睡去,又突然猝不及防叫醒你。
真的,拍电影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打磨剧本。
总体而言,个人心理预期过高,所以有那么一点的失望。
于是,10月1日国庆,我带着受伤的心灵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国》。
这一定是国庆献礼片中最值得二刷的片子!
只不过158分钟的时长的确有些吃不消。
但真的是十年来献礼片最好看的一部了——
目前豆瓣评分8.2。
这片子的确值得说,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说。
当然还是希望大家去电影院自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