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这是自2012年3月,乌拉圭两名护士展开“杀人竞赛”游戏,致使上百名病患身亡之后的再起医护国际骇人事件。
 
这个世界很奇异,“天使”和“魔鬼”永远是两种很对立的事物,并在现实世界里无休止地制造种种惊骇与恐慌。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投射的心理过程是无意识运行的结果
如果在这些事件里,护士是“天使”,但“魔鬼”是谁呢? 
 
无论如何,那些与护士无冤无仇的病人都不可能是“魔鬼”,但问题恰好出在这里,一些病人真的会成为一些护士眼中的“魔鬼”。
 
这个“魔鬼”形象从哪里生出来,当然是从“天使”的内心生出来,单单生出来还不要紧,“天使”是无法与“魔鬼”在一起的,那种同居一室的感觉会让人很不愉快,所以,“天使”不仅会把“魔鬼”驱逐出去,还会在现实世界里为他们找到落脚地。 
 
回到丹尼拉·保基亚里蓄意谋杀案里,毫无疑问,女护士保基亚里在利用自己“天使”身份的同时,也合理地将自己内心的“魔鬼”形象安置在了每一位她谋杀的病人那里,这个“安置”的过程,在心理学上其实有一个专门称语,叫做——投射。
 
投射就是:你将自己内在的情感与情绪、冲动、愿望,更多时候是攻击内容,影射在另一个人(客体)那里,其结果是严重扭曲了你对这个人的真实看法。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恋爱有时也是一种投射
当我们看到对方有我们喜好或者渴求的一些品质时,我们会本能放大这些部分,这保证我们的生物系统能释放愉悦的腺体,以维护两个不同个体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时间和可能性。有句诗大致这样写,“我在你那里遇见我自己”,这是典型的爱情投射,投射出去的内容都是美好的部分。这是必须的,否则就不会有爱情这件事。 
除了爱情投射,心理学重点关注的是人对于自己情结和阴影的投射。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组儿童玩具设计,除了奇丑无比,也充满了暴力血腥,一位网友转发这些图片时附上一句,“这些玩具的设计者不会有童年创伤吧。”他说的很对,能设计出那些玩具的设计者一定有童年创伤,玩具是投射语言具象化的表达。
 
投射的心理过程是无意识运行的结果,对于投射者来说,这个心理过程的发生是毫无觉知和悄无声息的。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一位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妈妈,在单独抚养儿子的过程中一直对儿子有着严格的要求,因为在无意识层面,她一直对丈夫不负责任和薄情寡义充满着愤怒,除此之外,她还有对“自己不够好的”羞愧感。

所以,每当儿子有一些事情无法做到时,她都会自然蹦出一句,“你是一个极度不负责任的人”。

而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里,她也更无法容忍儿子在情感上对于她明显的逃脱和疏离,这让她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显而易见,这位妈妈为自己对前夫的憎恨情绪找到了一种合理化宣泄的出口,她最终将这种情绪成功地投射在了她所拥有的客体——儿子那里。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病理性投射会演变为坚硬的杀人武器 
投射作为人的内在防御机制之一,不可能不被人所使用。
一位80后的年轻男孩一直对新交往的女友不放心,原因是,在这之前,当他与前任女友交往时,他同时也保持着与其他女性的交往,这使得他猜测他新交往的女友也可能是这样,这是最常见的投射。
投射的生物功能是用以维护人内在的平衡性,而不至于使人过分焦虑,但如果使用过度而无法觉察,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也会发展成为一种病理性的防御机制。
我的一位来访者,一直无法容忍强势的女同事,他常常会对这类女性充满恐慌,尽力回避与她们接触,甚至会在梦境中做出杀死她们的举动,这导致他在生活中每每遭遇这样的女性时便会有轻度的口吃。原来,在他个人的成长中,从未有过被母亲深情爱过的体验,尤其在他幼年时,母亲经常会无情斥责他过分胆小,也无暇顾及和安抚他悲愤的啼哭。他对于母亲形象的毁灭性体验,在现实环境里最终发展为他对待其他女人的不合理态度。 
如果病理性的投射无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就有可能引发个体的妄想与幻觉,而最终的结果是,病理性的投射最终成为一些个体有力而坚硬的杀人武器,比如丹尼拉·保基亚里一案,以及我前面提到的乌拉圭两名护士针对患者的杀人竞争游戏。 
“人很冷”这句话,是对丹尼拉·保基亚里这个人的整体判断。虽然信息不多,但足够。“冷”是一种超强的对环境的防御姿态,显示着一个人的内心对于环境的抗拒与疏隔。“冷”的背后,印刻着个体没有将外在客体的丰富内容整合到自己的人格部分当中,也就是说,个体对世界的认识从来都是只局限于他自己有限的感受部分,而无法兼容客观世界的其他部分。
而人脑具有一种已经被生物学印证的能力,这就是,人脑可以随时创造一些能够使得自身逃离不愉快情感的机制。一个对世界采用“冷”和“怀疑”态度的人,并不会真的喜欢这种体验,相反,隐含在这些体验背后的是人格无休止的矛盾与冲突部分,仿佛战争。而有谁会真的喜欢战争呢? 
为了逃离“战争”,个体一定会选择将不舒适的体验部分驱逐,但这个过程不会是真的类似与将什么东西舍弃掉,而是选择在意识之外运作,并且经过伪装。
这非常贴合女护士保基亚里的谋杀动机,因为“嫌病人及家属太烦”这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既是保基亚里不喜欢体验自己“冷”,这个内在主要人格部分的外在投射,亦是她将“冷”附着在具体客体那里的投射。而特殊的职业角色无疑为其投射提供了便利。虽然我们无法获知保基亚里来自于怎样的一个家庭,但能够确定的是,保基亚里一定会有一个非正常的成长经历。 
越是人格需要成长者,越容易“投射”
一个人的内在世界无法与客体世界建立兼容关系的追溯,均可以在这个人幼年时与母亲的关系中找到根源,尤其是对环境充满敌意,对周围人情感冷漠的个体类型。 
因为三岁之前,母亲扮演着幼儿与客观世界发生关联的过渡性角色。在这里,母亲类似于桥梁,桥的这边是幼儿(个体),桥的那边是客观世界。如果母亲不是一个好的过渡性桥梁,幼儿(个体)将无法越过桥梁抵达桥的另一端,他们只能退缩在桥梁某一端,其实质是人格成长呈现停滞,最终丧失自我搭建真正桥梁的能力。 
但个体不会永远满足于只待在桥的这一端,当他试图与桥另一端的世界发生关联时,他可利用的资源只能是在某一个时期已经停滞的人格部分,这个部分多充满臆想和幼稚,却是个体自认为的合理桥梁。 
投射正是这样一座座被虚构出来的空洞桥梁,越是人格幼稚者,也越容易使用投射,那些问题出来总找客观原因的人无疑是这方面的典范。比如当一个人因为走路而与别人发生碰撞时,他可能会愤恨地指责对方“瞎了眼”,或者认为自己“一向很背”,而会完全忽略,碰撞这件事情也可能涉及双方都有责任,也会忽略我们现在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碰撞在所难免这个客观事实。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别让投射成为致命武器
心理治愈的目的是使得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过度使用投射,一旦受无意识驱动的投射行为被上升到能够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人才不会以敌对和防御的姿势与世界相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