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前世今生,心灵上的大姨妈又来了

每天都有让人开心到飞起的小事儿,也有无数个身体装不下泪水的瞬间。

今早点开好友们的头像,进入她们的朋友圈(自此关闭朋友圈入口,这是叨叨窥见联络不密的好友的生活的唯一入口)。

发现king里的一个小姐姐现在已经身处维也纳了。

看到了她在出国前和国内的好友们的合照,看到了她和恋爱长跑五年的男友甜蜜的照片,看到了她在维也纳的新生活。

突然身体里的眼泪就超载了,盈满了眼眶。

大概是想到了自己当初的生活吧。

怀念什么呢?

大概是那时见到的风景,遇到的人,与经历的故事;很重要的一点,当时的心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存在,不论我们的内在力量有多强大。

可我不想让自己总生活在一种回忆中,它虽然甜蜜,却反衬出当下的单薄惨白。哪怕眼下本来也是彩色的,却在对比下失了快乐。

我的眼下,其实可能同样是其他一些人的渴望。

每种人生的风景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色彩,珍惜当下不好么?

 

有时想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渴望大海蓝天的辽阔,去寻得前世的根;有时又渴望稳定与安宁,于身边发现每一分小确幸的快乐。

想把自己装进一个瓶子里,可以随时进出里外两个世界。

想和旗鼓相当之人朝着梦想乘风破浪,而不是随随便便拉扯着一个人就上了船,然后在一份孤独上叠上另一份孤独。

既要爱情又要事业是不是太贪心了?

可能不同的时期里就是有不同的侧重吧。

这两天我和室友不约而同地感慨,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工作中的人说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和心力去开始一段新的恋爱关系(毕竟相比从头开始,维系一段关系的精力成本会相对少一些//虽然二人讨论此问题时的个人relationship status完全不同)。

哪里只有工作中啊,我觉得潜心学业时明明是同样的状况。

就像是运筹优化问题中的一个约束条件,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一个上限的。

而整个问题的解是要达到目标函数的最大化。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来了,每个人的目标函数是什么?

比如,生活中愿意匀出多少精力去解决所谓的个人终身大事问题。

鉴于重读原本写的内容,觉得还是有些私人,遂此处省略了这628个字吧。

留下个尾巴,虽然缺了前文,读起来会觉得前言不搭后语……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换句话说,我做的事情价值多少,是由我放弃的事情反映出来的,而我放弃的事情,也是由我做的事情的价值反映的。

价值这东西不好说,因人而异。但是生活经验和道德直觉告诉我,对于个人,一个人的相关价值可以从他的抉择中判断出来。同样的资源你怎么分,同样的抉择你怎么选,将一个人的层次暴露无遗。

于我个人而言,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