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恋爱、堕落,已不是稀罕事,孩子不是家庭的专利!

 

1

在孩子受挫的时候把孩子当孩子看

第一个故事中的女孩所以买醉,作践自己,是因为遭遇了挫折,走不出失败、受挫的阴影,从而选择麻痹自己,虐待自己。

极个别极端者甚至不惜把生命做赌注。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成人尚且如此,青年学生更是如此。

作为家长,在孩子处于低谷时,更要把孩子当孩子看,避免出现下列现象:

o 泼冷水,雪上加霜

我所在的学校是省级示范,无论生源质量多差,也比好多学校要强,学生难教难管都在可控范围。

然而,还有许多市示范、区示范以及职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更差,无论家长、老师,教育难度尤其大。

早熟、恋爱,乃至吸毒、堕落,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对此,家长怎么看?

个别家长面对孩子受挫极易情绪激动、方式冲动,要么兜头一盆冷水,要么伤口上撒盐,更有甚者,“落井下石”。

在他们看来,孩子罪不可赦,无可救药。最终是把孩子推向社会,推向深渊。

o 冷暴力,拒之门外

现在的孩子有一个共同心态:考好了,皆大欢喜;考砸了,冷若冰霜,冷嘲热讽。16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就敏感地捕捉了这一社会问题。

题型为漫画作文,画面内容是两组对比的画面:左边的孩子由上次100分跌落至98分,结果挨了一巴掌;右边的孩子上次55分,这次进步到61分,被赏给一个吻。命题者颇有深意。

考试中受挫是孩子们经常面对的,考试在基础教育阶段是促进孩子进步的利器,也是挫伤孩子积极性的魔棒。

无论多么优秀,总得面对分数带来的挫败感。现实中,家长对孩子受挫后施以暴力的固然有,却也不多见。

大多数选择焦虑,指责,怨怼。

如果遇上逆反,就可能形成长时间对峙、冷战。这种冷暴力持续时间较长,对双方都极为不利。

o 灰心丧气,转嫁负担。

现在,这类家长越来越多。当孩子遭遇挫折或者失败,矛盾双方各自都不冷静,从而形成僵局。

一旦缺乏有效沟通和解,极有可能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在家里搞不定了,就转嫁给学校、学工处,以为学校可以包治百病。

殊不知,孩子一旦缺乏了家庭这个避风港,就会缺乏安全,自卑,严重者走向极端,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孩子是孩子,所以家长要包容;

因为孩子还小,犯错误正常,所以要理解;

因为孩子在成长,所以即使犯了错误,也要向前看,给予他反思改正的机会;

把孩子当孩子,就是因为孩子是成长中的可塑的生命个体。

 

2

把孩子不当孩子看

凡事都要辩证地看。

很多时候,家长必须把孩子不当孩子看。为什么?因为孩子再小,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格与尊严。

孩子再调皮,或者再无可救药,仍然是你的孩子。

是孩子,就得当人看。在许多家长眼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凡事自以为是,师心自用,唯我是尊,严重阻碍了孩子成长。

怎样才算是把孩子不当孩子看?

o 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尊严。

本届是新高考的第一届,选科走班是新鲜事,孩子、家长为选科发生冲突的不在少数。

有一个学生,拼死不愿选择3+物理+2模式,她想选择3+历史类,可是,家长坚决反对。

双方争斗了许多回合,班主任也从中调解,也没能达成共识,并且家庭关系紧张。我了解情况后,给家长建议,千万别用高压政策。

最好召开一个家庭协调会,各自充分阐述意见,拿出有力证据,最后求同存异。

这个女孩发现家长态度和蔼了,能积极主动倾听意见,所以也冷静了下来,最终一家人终于达成共识。

许多年前,我担任文科实验班班主任。班上有个小孩一到校就哭鼻子,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因为头天家长会上有老师“告状”。

一气之下,孩子他爸就不容分说,拳脚相加。

孩子委屈地伤心地哭了一夜。我把这个家长请到学校,毫不留情地骂了他一通,并正告他,女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尊,不能简单粗暴。

o 满足孩子的合法诉求。

我家儿子小时候很好养,吃穿一点也不讲究。

可是进入高中,悄悄地发生变化。洗澡时间增多了,衣服、鞋子要求提高了,非名牌不要。

我觉得很正常,爱美是孩子的天性,只要不过分,完全有必要满足。可是他妈不理解,在厕所里稍微多待一分钟,她就不停地唠叨。

对于趋时爱臭美,她往往尤其不能理解。觉得孩子就是学习,穿戴过得去即可。

因此,母子间经常发生冲突,有时水火不相容。我觉得只要是合法诉求,就应当满足。

o 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间。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纪录片,描写北极动物世界的。其中有个细节还深深地烙印在记忆里。

经过了漫长冬天的蛰伏,北极熊带着宝宝从厚厚的雪洞里爬出,享受难得阳光。对于幼崽而言,都是第一次。

尽管他很弱小,但必须紧跟母亲步伐。为了寻找海豹,它们必须翻越一道陡峭的雪壁。

对于母亲而言,虽然几个月未曾进食,但凭着经验,很快爬上了雪顶。可怜小幼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攀越不了。

有一次,就差之毫厘,结果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熊妈妈没有回头下滑,帮助几乎绝望的孩子。

而是狠心地站在雪顶呼唤。就像西西弗斯一样,小北极熊最终爬山了雪原,跟上了妈妈的脚步。看到这,我感动得哭了。

反观我们的家庭教育,深怕孩子吃亏了,把孩子抱得紧紧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懒惰。

也还有家长,总希望孩子“一心只读高考书”,足不出户,闭门读书,严重挤压孩子的自主空间,不利孩子健康发展。

 

3

孩子不是家庭的专利

社会上谈及“家暴”往往以为只发生在夫妻间,实际上,对孩子实施暴力的现象并不鲜见。

何以敢铤而走险对孩子武力相向,一是不懂法,而是误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孩子不单是家庭成员,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所以孩子还要受法律保护。

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如何设计孩子的未来。

一些家长缺乏境界,误以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无须承担社会义务,结果导致严重利己主义思想,这是素质教育所不愿看到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