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恋爱思想起源自儒家?为什么儒家经典诗经教人如何恋爱?

我以前也一直以为儒家就是用来H民的,我甚至认为中国近代之所以落后都是因为儒家导致的。

直到最近我对于儒家的看法突然发生了改变。这个回答我就简单谈一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对儒家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比如说,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有一本经典叫做《诗经》。《诗经》大家肯定都耳熟能,那么我就节选一些诗经中的大家比较熟悉的章节来看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上面那首诗其实就是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关雎。这首诗其实不出自别处,正是出自儒家经典《诗经》的。诗经整本都是在写男女之间的爱情,什么青年男女互相爱慕,经常擦出一些火花来,然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思念一个异性的。

甚至可以说《诗经》中就包含了手把手教人如何恋爱和处理情感问题的东西,同时也包含了对男女恋爱价值观的探讨。《诗经》中的关于男女恋爱的价值观非常明确,那就是自由恋爱,提倡男女之间的自然情感,反对包办婚姻!

而《诗经》这本书可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时候必考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不光考八股文,还要考青年男子思念自己的梦中**,还有女人思念自己丈夫等这些男女之间的情感。

也就是,你以为儒家都是成天复读什么三从四德的老封建?搞错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专门讲男女情感的儒家经典《诗经》的。

而今天的学校成天禁止你早恋,也不让你探讨男女之间的恋爱,只让你心甘情愿的当做题家,连你恋爱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而今天你居然嘲笑起了古人封建?古人保守顽固?可笑!

为什么我对儒家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因为我原本印象中的儒家都是成天复读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的老封建,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儒家经典都在教人如何恋爱。中国古代各式各样的风流才子,琴棋书画,梅兰竹菊,诗词曲赋,竹林七贤这些都是儒家的文人士大夫。

因此,儒家和保守并没有**的联系,这种洒脱不拘泥的自由恋爱以及附庸风雅思想,恰恰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追求。

当然仅仅是一个《诗经》还不能令对儒家的看法发生改变。再举个例子,在启蒙运动之前的欧洲,普遍奉行的婚恋价值观是基于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恋爱观。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欧洲没有自由恋爱自信,自由恋爱思想是在启蒙运动之后诞生的。但是自由恋爱的核心自信是什么?是强调男欢女爱是人的自然情感,所以人的自然情感是合理的,这是一切自由恋爱思想的基础。

但是你知道吗?欧洲启蒙运动中诞生的这种自由恋爱思想其实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在启蒙运动的时候,当时的欧洲掀起了一场中国热,大量的中国(儒家)经典被翻译到欧洲,如伏尔泰,莱布尼茨就十分的推崇中国思想。

而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一直都有这种才子佳人,风流倜傥等自由恋爱的价值观。所以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印象,欧洲人才开始歌颂其男女之间的情感,才有了自由恋爱的价值观。

欧洲的自由恋爱思想,根本不是欧洲自古就有的,欧洲的自由恋爱思想诞生到现在也才二百多年。而且还是在启蒙运动中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产生的。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有点毁三观?没错,中国古代那种才子佳人,风流倜傥,令很多文人士大夫流连忘返与青楼的那种恋爱思想,随着启蒙运动传入欧洲之后,欧洲才产生自由恋爱的思想。

这也体现了,没文化真的可怕。很多人总是会站在欧洲那种自由恋爱的价值观上批判中国人婚姻是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殊不知,欧洲的自由恋爱思想是受到中国影响诞生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句话是明朝一个戏曲家汤显祖说的,这种包办婚姻成型其实发生在宋明理学成型之后,这种风俗形成到现在也没有多少年,根本不是中国人的传统恋爱价值观。

所以,原本我也是儒黑,但是黑到最后我发现了一件事,原来我最推崇的那种文人墨客的理想生活方式,恰恰就是儒家思想。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或转载的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cdnfine#foxmail.com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cntopchat.com/yuehui/1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