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不离家的婚姻,让人对爱情产生怀疑

有资料显示,去年的离婚接近于50%,结婚940万对,离婚470万对,据说再相爱的夫妻一生中也有260次想要掐死对方的念头。是相爱的人出了问题还是对婚姻的态度出了问题呢?

前几天遇到一个老同事,她家三个孩子,当年是我们大家羡慕的对象,毕竟有勇气要三个孩子的不多,而且要冒着计划生育被罚的危险。

当年一起工作时,她家大女儿才上小学,小女儿还未出生,儿子还在排队的路上。现在只有小儿子在上学,两个女儿已经上班,就在自家开的诊所里。

说起孩子的婚姻,也是一脑子烦恼,大女儿结婚一年,刚刚离掉,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总之是一言不合,说离就离了。免不了一声长叹:儿女大了,管不了。

没有孩子,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牵扯,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也算多大的事,毕竟他们生存的环境,选择都比我们当年好多了。

比我们大几岁或者和我们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人,对于婚姻的态度可能更加保守一些。有很多人选择离婚不离家,尤其是对于农村人来说,这种现象可能更普遍一些。

四十年前,我们村子里有个人通过考学,混到了北京,与家里的老婆离了婚,两个人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前妻就没有改嫁,也没有回娘家,守着儿子过日子。

种地的时候,除了近门子帮忙,再就是娘家弟弟,后来为了照顾她们娘俩,也生怕被外人欺负,那个弟弟索兴在我们村头开了个诊所。村里人提起她们娘俩,都觉得那个女人特别了不起,认为那个男人就是现世的陈世美。女人用一生的幸福,以守活寡的方式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与赞美。大约这就是当时的婚恋观。

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农村人大多居祖而住,一个村子可能就是一个大家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回了娘家也会被家里的嫂子、弟媳或者近门子看不起,好象离婚的人低人一等似的。

而且嫁人之后,属于自己的地会被队里抽走,这样你才能在婆家分到地,有了地,就算有了口粮,有了口粮才能算不吃闲饭。女人嫁人的风险相对而言更大一些。

城市人邻居之间没有太多的交往与纠葛,既便离了婚,也没什么,因为自己有工作,有工资,不用靠种地为生。真不济,工作可以调动,地却搬不走。没有孩子还好说,有了孩子,更离不开。这大约也是农村人离婚却不能离家的原因。

现在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了,农村与城市的婚恋观差不多已经融合,离婚不离家的状况却现在在了更多城里人的身上。

我有个女同学,是家里的老小,两个哥哥,可是每年过年,老母亲都在她家里过。原因是二嫂去世了,二哥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一直没找到适合的对象;大哥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离婚多年,一直未复婚,可是还住在一起,因为要一起照顾孩子,因为没有复婚,过年就不能强求她尽孝,而且她也不想让老去的家里住。大哥为了免气生,也只能听之任之。

以前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离婚的人,还能住在一起。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讨论这件事,有个同学说:既然两个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为了孩子,住在一起,至少对孩子来说,这个家里还是有亲爸亲妈的,假如两个人各自成家,孩子在谁家里都不会自在。

离婚之后,很多义务不用再负担了,各管各的老人,各自尽自己的孝心,不会再有婆媳矛盾出现,也不会再因为家庭琐事而吵架。这就象搭伙过日子。节约成本。

有个同学的哥嫂离婚之后,也是住在一起,现在女儿大了,嫂子给女儿帮助带孩子,家里开销全是男人出,女人吃公饭攒私钱,这样也没什么,毕竟她没有再婚,攒下来的钱再多也是会留她自己的女儿的。而且最大的好处是,再也不会因为男方父母的事情而闹架了。

以前有什么事,都是我同学管,因为哥哥不当家,离婚之后,哥哥有了更多的对金钱的支配度,至少自己的工资自己当家作主。女人提出过复婚,男人不同意,这样蹉跎着,也就老了。老了之后,吵架的激情少了,可能很多不能容忍的事,也就容忍下来了。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说真的,这样真的好吗?两个人在一起,不能只是为了吃饭吧?总还是要有点交流吧。既然当初离婚,一定有过不去的理由,最大的因素就是没法沟通。假若三观不合,再多的时间也无法改变一个人,那又该用什么方式来相处呢?

说好的爱情呢。

结婚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不仅仅只是一纸证明,它更象一份彼此相互依存的责任,因为对彼此有责任,婚姻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假如没有这张纸,婚姻就没有了束缚,哪怕住在同一屋檐下,又有什么亲情可言呢,不过是两个熟悉的陌生人。

虽然彼此节省了很多成本:再婚的成本,投入情感的成本,错爱的成本,或者再次受伤的成本,终究不合于常规。

离婚不离家的婚姻,让人对爱情产生怀疑

我相信更多离婚不离家的婚姻中人,不是出于爱情,或者还在爱着,一定是出于成年人的各种权衡,才选择了住在一起。

大约人到了一定年龄,爱情什么的就成了一种奢侈品。

这是我们的悲哀。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或转载的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cdnfine#foxmail.com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cntopchat.com/yuehui/1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