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斯理论中踏踏实实恋爱吧

我对相亲没什么好感。

事实也如此,我在身边的人身上一次又一次印证这事:

相亲的结局总会很糟。

昨天一早,我妈就开始和朋友煲电话,不得不承认,很多人一辈子突如其来的那点感慨,基本都源于电话里的故事。

电话里提到的女孩是讲故事人的同学兼闺蜜,女孩的父亲前不久查出癌症,决定在死前把自己的财产交给儿女。女孩父母的婚姻早在很多年前就名存实亡,但是父亲没离婚就在外面有了新的家庭,还有了一个儿子。

父亲离世,女孩才知道,父亲名下的车子房子都在按揭,虽然父亲早就不和她与母亲生活,但法律认定所有父亲留下的财产都成为了她和母亲的债务。

也正是如此,那些看起来风光的人,实际上过得都不好。

墨菲斯理论中踏踏实实恋爱吧

她在所有人眼里活得很精致,有自己的事业,有家里人满意的男朋友,但也许是父母婚姻带给女孩的影响,只有她最好的朋友知道,她的另一半只是一个做给妈妈看的小美好。

妈妈希望女儿可以有一段圆满的婚姻生活,看着孩子到了成家的年纪,就托朋友介绍了一个“靠谱”的男生给女孩。对方之前有份像样的工作,好景不长因为不满工作环境对方提出辞职,此后开始了游手好闲的生活。

工作也不找,家务也不做。

眼看到了晚育的光景,为了双方父母满意,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做人工受孕,一次几万的开销,因为最近的各种债务,不得不刷卡来支付这笔不小的开销。推荐阅读:《男人为什么不想和你结婚?你可能只是没做到这点!

人工受孕需要的是运气,女孩承担的不仅是痛苦还有一次又一次昂贵的费用。

那些劝女孩再想想的人都希望她能幸福,拥有更好的未来,但是女孩回绝了,她只想让妈妈放心,至于感情无所谓那么多。

墨菲斯理论中踏踏实实恋爱吧

恋爱和相亲区别,感觉上相差不大,甚至相亲因为父母的把控而在感觉上更靠谱,但是有谁会明白这种“大白于天下”的坦诚,实际捆绑在一起是两个家庭。

那些不得不选择相亲的理由,其实都不是理由,谁又真的不对爱情抱有幻想呢。

上学的时候,父母和老师会说,越是自己薄弱的问题就越要努力克服。

你不是缺乏认识异性的机会,你只是不敢舔着脸去参加别人的party,努力靠自己拓宽圈子。你没有多忙,忙到没空恋爱,你只是懒,懒到出去吃个饭都不想打个电话找个伴儿。

我身边选择相亲的人,在父母了解完情况后见面,通过对方的自我介绍和择偶标准确定要不要接触试试,原以为能成的感情,最后不了了之的原因却还是三观不和。

相亲的人目标说来也明确,都是奔着结婚为目的的寻找适龄对象,节省不必要投入的经历和时间,可往往最后他们的“恋爱”还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小事分道扬镳。

和相亲不同,恋爱之间的妥协源于爱的退让,但相亲理性大过感性,满脑子都是婚后生活,心有不甘从不会见好就收。

我觉得相亲就好像招聘,明码标价的把自身的优越感摆上台面,工作薪资家庭条件个人条件都变成了谈判筹码,张嘴闭嘴都是我好,我优秀。可我没见过哪个想恋爱的人,能张嘴闭嘴全是“结婚”资本。

墨菲斯理论中踏踏实实恋爱吧

我身边嫁给爱情的也不见得活得多不幸,那些父母介绍来的也未必都成了阔太。既然都是选择生活在一起一辈子的伴侣,那大家就都成熟一点,这不是上学时的随机分配,你也没必要说的自己万里挑一,说不好听的,那么优秀你还没个伴侣,还不是个垃圾。

我相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我也相信爱我的人会为我努力奋斗,婚姻不是交易,既然要一辈子就各凭各的本事,有些人嫁得好娶得好,也都是人家愿意展现给外人的。

人以类聚,不是你的,你也注定强求不来。

下班了,你个单身狗。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yuehui/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