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超火爆的恋爱心理讲座到底说了些啥?

从心理学的角度,爱情追求的是什么?廖老师指出,爱情追求平等性、长久性、排他性、相依性。

平等性:就像《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一样,亲密关系追求精神的独立与平等,应该是两个灵魂站在同一高度的对话。

长久性:老师以《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为例,生动地指出亲密关系所追求的长情相伴。

排他性:爱情是“两个人刚刚好,三个人太挤了”的状态。中国古代诗词中,也有爱情排他性相近的描述。比如卓文君《白头吟》中的“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而元稹《离思》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一种自发的且主动的排他。

相依性:管道升在《我侬词》中这样写道——“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这恰恰是爱情相依性的写照。

 

爱情的3元素与4阶段

 

爱情是什么组成的呢?廖老师介绍了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爱情由三种基本元素构成,即亲密、激情与承诺,这三种元素的组合构成了喜欢之爱、迷恋之爱、空洞之爱、浪漫之爱、伴侣之爱、愚蠢之爱、完美之爱七种类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情侣或伴侣的感情可能属于不同的爱情模式,同一对情侣或伴侣在不同时期可能经历不同的爱情模式

超超超火爆的恋爱心理讲座到底说了些啥?

爱情三角理论,摘自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译本

廖老师还向同学们分享了爱情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共存、反依赖、独立、共生。

热恋期时,感情双方无论何时何地都希望在一起;稳定期时,一方想要做自己的事,另一方会感觉被冷落;如果能够一起经历反依赖阶段,就来到了独立阶段,双方都要求更多独自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最后,爱情的相处之道已经形成,彼此能够相互扶持,一起开创人生。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yuehui/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