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生果实》:我看到了美好爱情的模样

9.5的豆瓣评分,《人生果实》这部纪录片成功吸引了我的眼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看起来,谁知越看越喜欢,多次被感动落泪。

主人公是津端修一与津端英子,夫妇俩过着现代版陶渊明的生活,一幢恋爱话术深居林间的小屋,大院子里有着花园棚、果树、蔬菜园,一年四季,悠闲惬意。

在导演伏原健之三顾茅庐后,夫妇俩终于同意拍摄,而此时的修一已经90岁,妻子英子87岁。

纪录片《人生果实》:我看到了美好爱情的模样

《人生果实》剧照

曾听到有人问:爱情最好的样子,是怎样的?

看完《人生果实》,我好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细节之处见温情

在津端夫妇家的门口,一块木板上写着“津端家”,上面还画了两个卡通人物,代表他们夫妇,这是修一的杰作。

修一很喜欢画画,他年轻时是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如今90岁的他,依然坚持每天写10张明信片,寄给老友们。

每张明信片上面,都会画有两人的卡通画,温馨而有爱。

纪录片《人生果实》:我看到了美好爱情的模样

《人生果实》剧照

院子里种了很多瓜果蔬菜,还有花草树木,每一种下面,都会放上一个牌子,上面不仅是物种介绍,还有温馨话语。

这些标牌由英子制作,修一上色和写字。

在英子喜欢吃的果蔬旁,修一会写上“给英子”;

怕英子受伤,修一在危险的地方挂上标牌,写着“会疼哦”;

在走廊凌霄花处,修一贴心的写上“享受这红色走廊吧”;

还会标注水果的用途,蔬菜的收获月份……

纪录片《人生果实》:我看到了美好爱情的模样

《人生果实》剧照

修一特别喜欢吃土豆,而英子却“看到土豆就饱了”,但她还是每天都为丈夫做美味的土豆餐,“看着他吃得开心,我就很快乐。”

修一不喜欢用金属勺子,于是英子就为他准备木质的,对他的喜好,都铭记于心。

有人说,爱情里的细节,往往更能看出相爱的程度。

而要做到在细节处都倍加呵护,一定是因为深爱彼此,才会在平时常常关注,多加为对方考虑,从而在细微之处做到顺其自然。

付出不讲求回报

怎样的感情,才能让两个人无怨无悔为对方付出,在这世上,大概只有爱的力量,才这么强大了吧。

年轻时的他们很穷,没有钱,修一每个月收入4万日元,但是他想要买一艘7万日元的游艇,英子对自己说,一定要实现丈夫的梦想,于是瞒着丈夫去典当行将自己所有的和服都当了,给丈夫买下了游艇。

再次说起,修一还是满脸感激。

因为英子喜欢做饭,所以修一种了很多果蔬,满足英子的喜好。

英子说,自己不会对丈夫说“我爱你”,但是会尽量做一些他喜欢的东西。

 

《人生果实》剧照

曾经读过《麦琪的礼物》,女主德拉有一头美丽的秀发,男主吉姆有一块祖传的金表,他们的生活很贫穷。

在圣诞节这天,他们都想给对方送一份礼物,吉姆卖掉了金表为妻子买了一把“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而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丈夫买了一条白金表链。

可是当他们回到家时,才发现彼此都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去为对方换取圣诞礼物了。

每每想起这个故事,在遗憾的同时,也被主人公之间纯真、深刻的爱所打动。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都会思考这样做值不值得,但是在爱情里,为之奋不顾身、付出一切都变得理所应当了。

只是因为爱,所以甘愿。

纪录片《人生果实》:我看到了美好爱情的模样

彼此鼓励和支持

英子在结婚之前自己想做什么,都很难去做,而在结婚后,丈夫都会支持她去做,说“当然好,听起来很棒。”

所以英子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也能畅所欲言。

而丈夫修一在做事情之前也会征求妻子的意见,妻子这时候也会鼓励地说:“这是好事,去做吧。”

英子说,这一辈子都围着丈夫转,给他做好吃的,他觉得好吃自己就感觉很幸福。

所以就算修一老了,英子也会觉得他很帅气,倾慕他长得好看。

而修一也告白妻子:“她于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

 

《人生果实》剧照

很多人总把最好的情绪和赞赏给了外人,而对自己亲近的人,总是留着最坏的情绪,和最严厉的要求。

但实际上,我们最想得到的鼓励和夸奖,都希望来自最亲近的人,因为来自爱人的鼓励和赞赏,最暖心也最具能量。

而且,只要我们细察就能发现,那些得到伴侣鼓励和赞赏的人,他们看起来往往比同龄人更年轻,心态也更积极阳光。

所以,不管是在恋爱还是婚姻中,不妨多鼓励和赞赏对方,让爱升温。

纪录片《人生果实》:我看到了美好爱情的模样

“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这句话,多次出现在影片中,因为这样的循环,人生也就结出了果实。

这样的慢生活,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想必是许多人所向往的吧。

虽然这部纪录片只有短短91分钟,但它传递和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么多。

因为很多的情绪,总是在第一眼就定格,想要它跃然纸上,却无奈于没有那般文字驾驭能力,所以解读出以上内容,并非它的全部。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观影者也会有不同的触动和感悟。

而对于同一个人,在五年、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又会是另一种感觉。

或许,这就是这部纪录片的魅力吧。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yuehui/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