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东京爱情故事》,为何会成为恋爱宝典?

“如果你在东京的街头遇见赤名莉香,请告诉她,我爱她。”
 
对70后、80后来说,这是一句关于爱情的接头暗号,它来自遥远的1991年,但直到现在,仍在我们身边发生。
 
30年前的《东京爱情故事》,为何会成为恋爱宝典?
 
4月29日,被翻拍的《东京爱情故事2020》上线,前两集播出后,豆瓣评分从7.6掉到6.7。很多重温旧梦的中年人看完后,纷纷打了差评。
 
如今的青年人不太理解,这部普普通通的爱情剧,为何如此难以超越。但40岁左右中年人知道,《东京爱情故事》不止是一部剧,还是一本“爱情教科书”
 
它不止于爱情,还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抉择,爱和被爱之间的选择,以及四位主角四种不同爱情观的取舍选择。
 
它让人看清了成年人恋爱的模样——真实但不完美的爱情。
 
01
 
《东京爱情故事》发生在1991年,由日本富士电视台根据柴门文的同名漫画改编,共11集。
 
这部剧由永山耕三和本间欧彦联合执导,织田裕二和铃木保奈美担任男女主角,江口洋介、有森也实是男女二号。
 
 
 
主演:织田裕二、铃木保奈美、有森也实、江口洋介
 
当年在日本播出时,收视率20%,结局高达32.3%,引发“星期一晚9点在银座看不到白领女性”的追剧盛况,史“月九不出门”2010年本媒体举行最想重温的“月九BEST10票选,东京爱情故事》轻松夺魁
 
在日本电视剧发展史中,《东京爱情故事》的出现,引发了纯爱电视剧的潮流。1992年,日本又推出了由永山耕三和杉山登执导,铃木保奈美、江口洋介和唐泽秀明主演的《在爱的名义下》,这部剧直接影响了中国大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的诞生。
 
日本歌手小田和正创作的主题曲《突如其来的爱情》,销量270万张(日本历史第八名)。甚至有人说,在日本没有人不会唱这首歌。
 
1995年,上海电视台和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引进《东京爱情故事》,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爱情观。有人重温二十多遍,能背诵剧中每一句台词
 
当年的男男女女,使一句日语不会,也能用拼音一字不差地跟唱主题曲。时至今日,这首歌在网易云音乐有1.5万条评论,由此可见一斑。
 

 

 
在豆瓣,10万多人给出的评分高达9.4。而百度贴吧里,有15万个讨论贴,至今仍有人关心“莉香”和她的爱情。
 
 
 
与网上“缅怀追忆”不同的是,每年还有剧迷跑到东京,“朝圣”电视剧里的场景故地——莉香和完治工作过的大楼,表白时的天桥,分手时的车站……
 
 
 
02
 
“草食男”永尾完治——一个从小地方到东京打拼的“东漂”青年,为人木讷老实,一本正经,但又心思细腻。
 
在爱情上,他表面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实则是博采众长的杂学家。完治在和莉香确定关系后,面对里美的呼唤也能随叫随到,温柔安慰。
 
一边没有办法拒绝里美,一边又无法开口跟莉香说分手。他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定,实际上同时伤害了两个人。
 
 
 
另一位男主三上,是收放自如的情场高手。他精通恋爱技巧,三言两语就能将女性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一直在追求爱情里的新鲜和刺激。青梅竹马的里美,对他来说既是束缚又太过平淡,于是换来的是一次次偷吃和哄骗。
 
 
 
里美是完治的女神。她温柔内敛,像一朵白莲花,堪称绿茶届的鼻祖。
 
和多年暗恋的三上互相表明心意后,但面对三上的摇摆,里美就将目标转向“备胎”完治。
 
 
 
只有坦荡直白的赤名莉香,一个人被蒙在鼓里。
 
当年24岁的铃木保奈美,长了一张非常日本的明媚少女脸,笑起来唇红齿白,眼睛弯成月牙,走路一蹦一跳。
 
和内向、害羞的里美相比,莉香的性格奔放外露,对感情专一而深沉。
 
莉香不会随便与人结成亲密关系。当超市主管约她出去时,她拒绝;三上和她开玩笑、调戏她时,她明确表示心里只有完治。
 
 
 
她在约会地点,等成雕像,也不会埋怨不休,而是就此放手,不再纠缠。
 
知乎上的高赞回答说:
她什么都懂,却还那么天真。
 
 
 
莉香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完治,觉得对方也应该以她的方式回馈自己。因此,她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喊“完治,我爱你”,而后者却只能以犹犹豫豫的神情回应她。
 
在莉香的世界里,爱一个人就是全心全意,没有别人的事。通俗一点说:“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这是一种有些过于绝对和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在完治的世界里,爱情就像是一种无聊生活里的慰藉。或许,他完全不懂莉香的爱。
 
30年前的《东京爱情故事》,为何会成为恋爱宝典?
 
03
 
爱情是什么?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标准答案。
 
《东京爱情故事》也不例外。
 
故事发生在BB机盛行的年代,主角们因无法及时联络产生误会,以致于牵动四角关系的发展。
 
而更大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京在经济泡沫的顶端,高楼拔地而起,经济蒸蒸日上,人们的欲望也在日渐膨胀。
 
县城的年轻人汹涌着奔赴东京,乱花渐欲迷人眼。他们生机勃勃,却也充满迷茫;他们急于满足物欲,却并不知道真正想要什么。
 
莉香是城市女孩,热情且直率,她一直在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完治野心勃勃地想融入城市,但骨子里其实是保守而自卑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不平等的。
 
当莉香“咄咄逼人”地表达爱意时,反而让完治有些难堪,有些不知所措。在那种时代背景下这种鸿沟决定了他们的爱情,只能以悲剧结束。
 
 
 
据说,当年在日本播出时,饰演“里美”的演员,多次收到观众寄来的刀片。粉丝还扬言,要是完治最后不能和莉香在一起,就放火烧了电视台。
 
如今观众将愤怒喷射在键盘上。每逢完治举棋不定,网友便在弹幕里哐哐发送——渣男人设!完全配不上莉香!
 
显然,大多数女性观众对于爱情,更容易幻想为一场风花雪月的童话。
 
 
 
04
 
30年后再看《东京爱情故事》,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部剧会成为一代人心中的恋爱宝典?
 
以如今的爱情观来看,此剧集合了渣男、“绿茶女”,“除了女主没好人”……
 
 
 
这种“三观批判”对应的是网络时代,人人都有表达通道的现实。“渣男”泛滥,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语言匮乏的表现。为了便于交流,当你在社交平台上将某个人钉上“渣男”或“绿茶”标签后,可省去很多细节方面的描述。
 
 
小说《繁花》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在《十三邀》访谈里说,年轻读者对“三观不正”特别敏感。
 
他认为,“渣男”这个词太过幼稚,无法覆盖复杂的人性。
人本身是非常复杂的东西,你把这么复杂的人性变化,用这么低能的一句话就去涵盖它,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话。
 
 
 
事实上,在真实世界里,人的情感始终是复杂而且在变化中的。剧中的三上就曾说,人会同时喜欢不同的人,只是程度不同。即便是最相爱的两个人,也会有过一些完全不喜欢对方的瞬间,一些怀念起其他人的瞬间。
 
在一个没有“完人”的时代,道德评判就像一根棍子,教育每个人都成为没有瑕疵的“完人”。于是,这样的围剿一直从影视作品,延伸到现实世界。
 
如果放弃人性的复杂和时代的变幻,以道德标准去判定《东京爱情故事》的优劣,意味着我们的爱情观彻底破碎,且永无修复的可能。
 
而那些愿意反复回味观看的粉丝,是因为随着阅历上的成长,能从这部剧中读出更多的东西。这也是“经典”的要义。
 
30年前的《东京爱情故事》,为何会成为恋爱宝典?
 
《东京爱情故事》也是青年人的人生参考点,它是两种身份地位间的关系碰撞,以及交融对立。明线是爱情的破灭,暗线则是价值观的碰撞。
 
慢慢,当“后浪”彻底长大,会发现——
所谓恋爱啊,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
 
爱情无关对错。该剧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赞美了爱的勇敢,也宽容了爱的怯懦。
 
爱情也足够复杂。因为来自不同地方、来自不同家庭的人,是复杂的。无论是莉香、完治、里美、三上,每个人都在做出适合自己人生的选择。
 
它只是告诉我们,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方式。无论结局如何,只要努力爱过。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