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甄嬛传》谈爱情的几种模式

闲居在家的日子,把经典剧《甄嬛传》看了一个遍,改编后的《甄嬛传》在文学界的地位虽然不能和古典巨著《红楼梦》相较,但是它在圈里的热度和影响力最近十年来却没有任何作品可以与之比肩。其中的一些经典台词和场面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无数自媒体作者从职场角度、情感角度对《甄嬛传》进行各种鞭辟入里的剖析。

 

今天,我想谈谈《甄嬛传》中的几种爱情。

 

1、除却巫山非云也(失去的永远是最好的)---**帝对纯元**后的爱情。

 

从《甄嬛传》谈爱情的几种模式

                                         

                  01

 

因为早逝,因为常人无法企及的完美,纯元**后在剧中是一个活在传说里的人物:

 

她有倾国倾城的容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惊鸿舞跳得举世无双、歌喉比百灵鸟还动听。

 

此外,上天还赐予她高贵的出身。家世显赫、豪门大族,且托生在了原配夫人的肚子里,生下来就是高高在上的嫡女。婚配对象非富即贵,仿佛一生一世都站在云端里。

 

这也就罢了,偏她还端庄得体、温柔善良,哪怕是对卑微的下人,也能仁爱宽厚得尽人心。

 

明明生就公主命,却没有一丝公主病。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顶级配置。

 

活在传说里的纯元**后,如此无懈可击的完美,以至于后来一茬茬如春韮般的后宫女人来来去去,没有人能及的上纯元**后一半:舞虽好,不及纯元**后;曲虽妙,不及纯元**后;琴虽精,亦不及纯元**后。就连纯元**后的绣工,那都是“极好的”!

 

就算剧中被三个男人倾心爱着的玛丽苏女主---甄嬛,也不过是“有几分像纯元**后”而已......

 

这样的女人,想要人不爱实在太难!难怪**帝会对她一见钟情,哪怕彼时的她,是他名分上的大姨子。他甚至丝毫不顾虑本已承诺生子后就立为正妻的纯元的妹妹----已经怀孕的宜修的感受,跑到太后面前去恳求,铁了心要娶纯元做妻子。

 

但是**帝对纯元是真的那么情深似海,情有独钟吗?**帝自己标榜对纯元是“除却巫山非云也”,但之后**帝所拥有的的那些宠爱过的女人:华妃、甄嬛、安陵容、琪嫔、叶澜依、瑛贵人等等,数不胜数,他的爱能配的上这句话吗?

 

还是说,男人的爱和性不一定要合二为一?

 

02

 

**帝看似深情,却最是无情。纯元或许美好,但是也有缺点。一个是以死去的妻子标榜自己的深情,却仍是见一个爱一个,年过五十还喜欢左拥右抱十几岁小姑娘的男人,怎配谈“钟情”二字?

 

他爱的不过是江山美人,并没有特定的人。也许这样在深情掩饰之下的无情之人才最适合做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吧!

 

为什么后宫中源源不断的才貌俱佳的各色美人都不能让**上忘了纯元**后呢?纯元真的那么美好吗?不能否认**帝真的很深很深的爱过她,但是更多的还是因为纯元的早逝!

 

人说爱情的保鲜期是18到36个月,纯元死在婚后的两年,彼时不仅是一个绝色美人一生中颜值的巅峰时刻,也正是他们的情深爱浓、两情缱绻、难舍难分的时刻。

 

一方猝然离世,死在最美好的年纪,而且是难产而死,不要说是深爱着的青年男女,就是普通夫妻,也会有一段时间的痛不欲生。纯元就这样活在**帝的记忆里,**帝一遍一遍复习纯元的美好,一遍一遍放大自己的痛楚与深情。

 

愧疚和思念织成一张网,**帝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往里投,遇到一个“莞莞类卿”的甄嬛,他把自己还没来得及完全释放在纯元身上的深情疯狂释放在她身上,他用这种方式深情款款地昭告全天下:从此后,我爱的人都像你!

 

但是眼看**帝和甄嬛日渐情深,甄嬛封妃,前程似锦、光华绚烂时,却因为甄嬛误穿了纯元**后的旧衣,**帝没有留丝毫情面,一脚把甄嬛从云端踹入十八层地狱,原因无非就是自己那种到处寻找纯元替代品的龌龊不堪,被暴露在人前而已。

 

03

 

设若纯元没死,一直活着呢?活到**帝登基,活到四十岁、五十岁,**帝和纯元这一对是否还是之死靡它的“神仙眷侣”,他们会是怎样一种结局?

 

在宜修恶行败露,即将被**帝处置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臣妾真是后悔,应该让**上见到姐姐如今与臣妾一样衰败的容貌。**上或许,就不会那么恨臣妾了。”

 

这句话表明了爱情的一方面:一见钟情其实都是以貌取人的衍生品。设若纯元活到四十岁,五十岁......一个奔五的中年妇女,就算保养的再好,再风韵犹存。但是站在鲜嫩的像春日早晨初绽的花朵一般的女孩面前,也失去了竞争力吧!

 

记得我有一位年过四十、事业小有所成的朋友说过:一个四十岁的女子,就算我跟她再是少年相爱,感情再深,如果一个二十岁的美貌女子站在我面前,我恐怕也难以抵挡这种诱惑。

 

瞧瞧,这就是男人,这就是人性......

 

 04

 

宜修肤浅的一面,是只从“食色性也”的本能上去看待**帝的爱情,她没有深入剖析男女爱情在年深日久的岁月流淌中所经历的心境、情感的潜移默化:

 

深宫高墙内的风云诡谲,汇聚各式各样的阴谋与算计。久居其中,难免会沾惹尘埃。更何况纯元出身名门位居**后,家族、前朝、后宫盘根错节,利益关系亦错综复杂。

 

与此同时,后宫会不断扩充,女孩被源源不断地送进来。她们代表不同的力量与利益,马虎不得、敷衍不得。

 

**帝斡旋其中,能保证自己的爱不被稀释?

 

**后管理后宫,能保证永远心平气和慈眉善目?

 

在未来,还会有争宠、外戚、立储等问题。而它们其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使夫妻二人生出嫌隙。

 

毕竟不是凡人啊,天子家的矛盾与争斗,从来都是大写加粗的。

 

**帝之所以觉得纯元**后无可挑剔,大约是他们还没经历那些琐碎、龃龉、愤恨乃至绝望的日常。

 

两人从少年夫妻的你侬我侬中走过来,彼时初登大宝,许多矛盾还处于潜伏状态,尚未真正破土而出。

 

他们看到的彼此,也就都眉目温柔——还没来得及在人性面前赤诚相见,不曾见过对方的另一面。

 

失去的永远是最好的,除却巫山不是云,只是因为“已失去”而已。

 

讽刺的是,写出“曾将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使人神共泣的深情诗句的作者元稹,却恰恰就是一个始乱终弃、见异思迁、辜负无数女子的世纪“渣男”......

 

2、正妻的畸形之爱-----**后乌拉那拉.宜修之爱。

 

 01

 

乌拉那拉.宜修**后阴狠、恶毒、城府极深,极重权势和**后之位,也正是为维护自己的**后之位不受威胁,后宫妃子皆为她的棋子,残害**嗣无数,人送外号:打胎小队长。

 

她的亲姐姐--纯元**后在她的精心算计下不着痕迹的难产死去,母子俱亡,主角甄嬛也曾被她算计的丢了即将到手的妃位、更一度被**帝厌弃,险些家破人亡。

 

《甄嬛转》的粉丝们,恨**后的不在少数,但是却也有一部分人是有些心疼**后的,原因就是宜修在恶行败露后见**帝最后一面时的一场哭诉,一句“臣妾做不到啊”表达了他对**帝的深爱,也成了经典。很多观众觉得她身上一方面有原生家庭造成的伤痕,另一方面她是深爱**帝的,只是原本属于自己的爱人被她人夺去,心爱的儿子早夭,言外之意对**帝的爱而不得,作为妻子作为母亲,这种钻心刺骨之痛才会让她变的如此辣手无情、佛口蛇心。

 

乌拉那拉**后真的深爱**帝吗?我不以为然,即使有些爱,这种爱也是畸形的。她更爱的无非是权势、地位而已。她对**帝的仰慕也完全是因为**帝背后那耀眼的万人之上的**权光环而已!

 

从《甄嬛传》谈爱情的几种模式

 

 02

 

原著中,**后乌拉那拉、宜修的母亲是宜修父亲青梅竹马长大的邻家姑娘,她父亲因为太后进宫母族兴旺,后来回乡纳了宜修母亲为妾,宜修母亲虽然是乡间的小姐,但来到显赫的高官府里,地位却连通房丫头都不如,成为父亲的第三房妾室。

 

宜修母亲只有宜修一个女儿,正室夫人也只有一个女儿,比宜修只早了两个时辰出生,就是纯元。宜修不是不美,只不过跟纯元一比,她就变成衬托红花的绿叶,纯元是那样美丽那么出色,不管宜修多么努力,只要纯元一出现所有人的目光都会注视着纯元。

 

宜修和她的母亲在府里永远是不被重视、居于人后的地位。

 

到了太后为**帝选**后的时候,太后更中意宜修,她说纯元虽然貌美,但性子柔弱,难以安定后宫,而宜修更适合在后宫生存,纯元母亲非常不忿,说宜修是庶出,不宜入宫为后。

 

这句话把太后狠狠得罪了,因为太后也是庶出。纯元当即被剔除除**后候选人的名单。

 

因为宜修庶出,进宫后先为贵妃,**帝跟她约定,生下**子后就立她为后。

 

不服输的大夫人,纯元的妈妈,为了扳回一局盛装打扮纯元,**帝第一眼见到纯元就爱上了她。

 

也许是《甄嬛传》把纯元写得太完美也太不现实了,所以网上有各种污名化纯元的阴谋论,说她第一次见**帝就盛装打扮,说她趁妹妹怀孕勾引妹夫,是绿茶婊。

 

其实单纯善良的纯元对母亲的安排并不知情,另外纯元在宜修怀孕期间跟**帝在一起,是犯了错,但你不能用现在一夫一妻的思维去衡量,更不能认为纯元是个绿茶婊抢走**帝,所以她和她的孩子就活该被宜修害死。

 

话题扯远了,再回头说宜修,作为庶女的宜修总有满心的不甘,但是知道丈夫的心已不在自己这里,**权威势之下,如果不顺从**帝和太后的意思,今后等待自己的将是更多的尴尬和不堪,只能强装大度,把渴望已久的正室地位让出去。

 

后来宜修三岁的儿子病死之际,正是纯元和**帝深情款款之时,同时纯元也有了身孕。这日渐积累的意难平,最终激发了她的蛇蝎之心,害死了自己的亲姐姐和她腹中的胎儿,人生总有第一次,失去过一次爱情和地位的宜修,从此不择手段维护这一切,戕害宠妃和**嗣,专业打胎二十年。

 

03

 

宜修真是被纯元伤害后黑化的吗?不,我不以为然,因为她的心理本就是畸形的,她的心里本来就住着魔鬼,任何外界的刺激到了一定的界限,就像《水浒传》中被镇压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只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有人轻轻一碰,她心里的魔鬼就会突破封印、倾巢而出。

 

捍卫婚姻、捍卫爱情本身没有错,但是套用甄嬛说安陵容的原话:“再冷,也不该用别人的血暖自己”,用在宜修身上就是“再爱,也不该用那么多无辜的稚子之命为自己的婚姻清障!”

 

说宜修要维护自己的爱,可是她应该是明白的,**帝对她应该是没有爱的,即使最开始有那么一点喜欢,也不过是少年夫妻、枕边人的一点情分。

 

第一集有个镜头讲的是**后亲自下厨做了饭菜给**帝吃,**帝觉得好吃还想再吃,**后拦住了他说食不过三,这是老祖宗的规矩。

 

在古代当**帝要守规矩很多,食不过三的规矩是为了不被人发现他的喜好,如同雨露均沾,不能专宠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如果让人发现**帝偏爱哪个妃子,很可能就有人从这个妃子入手兴风作浪了。

 

**帝虽然表面上赞同,实际上心里不爽得很,偏偏**后此时还要趁机教育他:“不偏爱,懂节制,方得长久。”**后是以此暗示他不该专宠华妃,我想这种“教育”不要说是高高在上的**帝,就是寻常夫妻也会心中不是滋味吧:有话直说不好?所以难以忍受的**帝拿一句“食不言寝不语”来堵她的嘴,转身去找华妃了。

 

原著华妃也在场,直接顶了**后一句:“如若夫妻间还要处处顾着规矩忌讳,岂不无趣?”

 

我突然理解**帝为什么不喜欢**后,她真是一个毫无情趣,节制到极点的人。

 

华妃和**帝私下是怎么相处的,纯元和**帝是怎么相处的,甄嬛和**帝又是怎么相处的?撒娇、心灵沟通、小女人情趣,这才是和爱人相处的日常吧?

 

华妃、纯元和甄嬛都是能让**帝一见倾心的人,但**后不是,她一副大房做派,时时谨守规矩,**帝对着她只能正襟危坐。

 

她,是真的不擅长表达爱意。

 

从《甄嬛传》谈爱情的几种模式

 04

 

**后最令人痛恨之处还有一点,从不拿自己这边团队的队友当人看,她的威严只是靠**后的地位和权势来维持,而她的格局很小,哪怕是一心一意跟随她的安陵容,她也容不下,不让安陵容怀**帝的孩子。事实上她所有的队友,她都不许她们怀孕,以确保自己将来是唯一的母后**太后。而她所有的队友,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就被她无情的一脚踹开。

 

二十年夫妻,**帝怎么会不清楚**后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木然无趣、又阴狠恶毒,爱到畸形的枕边人,有哪一个男人会倾心爱恋?相信哪个男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吧!

 

不能容人、缺乏同情心和爱心、自己尊若菩萨视他人性命如草芥的人,早已不配拥有夫君的和其他人的爱。最后的的结果只能是孤家寡人!

 

所以说,宜修最爱的不是**帝,她更爱的只是权势和地位而已,因为她需要用这些权势和地位来治愈不被重视的童年的伤,来满足自己对权势地位的热爱和渴望。这一点从原著中的一个情节早已有了答案,那就是纯元死了以后,太后让宜修在**后宝座和夫君的爱之间选一个,她选了前者。

 

那一刻,她已经为自己的命运做了选择......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