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的角度看待爱情

1

之前在世界读书日的时候,有看到半佛老师推荐过一些书。经过了巨长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半佛推荐的《爱的博弈》。

半佛推荐了好几本,我就看了这本,至于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呢,这又是爱情,又是博弈的,搁谁谁不行动呢?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有莫得爱情的我,是有必要学习了解哈。

我是头一次看见有人用博弈的方法来看待亲密关系,把伴侣之间的交互以博弈的方式来看待。阅读完此书的最大感受是,万事万物皆是博弈,一切都可以博弈。

此处要感谢下伟大的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原理,同样还要对大师约翰纳什致敬。

我**次了解到博弈论相关的信息,还是从纳什自传《美丽心灵》学习到的。天才的世界和常人是完全不同的,这种鸿沟根本无法逾越,在我读书工作后严重的认识到这一现象。

有点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爱情的博弈。

用博弈的视角来看待爱情,双方的争吵,怨恨都是博弈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其实也是更在乎自己的利益,这个利益可能是情绪,也可能是金钱。但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克制自己自私的那一面,少索取多给予,前提是双方互相信任。

信任是一切关系的最为核心的要素,亲密关系也是如此,任何关系若缺乏信任,这段关系就很容易破裂,更多争吵。尤其是当亲密关系出现缺乏信任的状况后,紧接着就是无休止的争吵,互相的猜忌,一举一动都受到怀疑。

可能也是因为人们本身对亲密关系的要求要高得多,比朋友甚至比父母都高,而在亲密关系当中,人们对信任也更加敏感。

 
 
 
2

好的关系源于信任,信任之后才能去考虑对方的利益,而不是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猜忌会少很多。

而信任的产生,是双方愿意为了对方的利益改变自己的行为,信任越多,对彼此的关爱就越多。

比如他喜欢吃面条,但你非常讨厌,他为了照顾到你就少吃面条,你会认为他有在乎你,于是你也选择吃吃面条。正常情况下一般是这样,非正常情况下就有些偏执的认为这是对方应该的。

有趣的是,亲密关系中,人们对关系的敏感程度过高,高到会把伴侣的无心之举解读为自私,若自身认定这是一个消极解释,就会更难受,会一切往错误的方向去想。

我很早以前看到的一个文章,女方说男方闷闷不乐,然后她就开始怀疑是自己穿的不合适,行为有问题,对方工作出现变动,遭受挫折,稀里糊涂想了一堆。最后在男方日志里看到,“XX球队输了,草。”

我们经常看到亲密关系中,人们会突然变得不耐烦,表现出抗拒,而不是好好说话,很多时候只要好好说话就可以,但总能吵起来,或者表现不好的方式,比如抱怨、愤怒。这种情况在夫妻吃完饭,谁洗碗之间经常发生。

这其实使信任产生了危机。生活中有很多事都会对信任造成更深远的影响,甚至破坏信任。

比如工作的变动、孩子上学、老人,这一切都可能造成信任危机,而在这个时间点双方如果没有认真的沟通,很容易产生对方已经变了的状况。

我们有时候会把痛苦和不快吞吐给其他人,或者和我们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的人,而非我们真正亲密关系的人。

即使这个动机可能是怕对方伤脑筋,不想让对方牵挂。可其他人往往不会评判,而是听我们说,这反而让我们感觉到比我们伴侣更理解自己。

事实上,别人之所以不说,只是因为关系很浅,劝阻或者给出建议都是盲目的,对自己更为不利,最大化利益就是听对方说,并支持对方。

当人被倾听和支持时,又会产生他好懂自己的感觉,他才是那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是不是特别有意思,这样一个循环。

 
 
 
3

书里提到的**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达成,类似于量变引起质变。

人们的背叛方式也不止是身体的**,其他的形式的背叛也具有同样的破坏性,那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无休止的琐事的争吵,加剧了这一情况,关系没有尊重,互相伤害,贬低对方,必然会以背叛作为结束。

至于婚姻,如果不想结婚,却偏偏结婚,那么一定会是错误的选择。这点我发现大多数父母们不懂,他们把婚姻作为自己的任务,孩子的目的,而不是把创造幸福作为目的,即为了结婚而结婚。

年轻人们就一定要想清楚,避免为了结婚而结婚,生活是漫长的,琐碎的,离婚还有冷静期,需要慎重考虑。

婚姻对普通人来说,本质上是利益的交换,是双方家庭多次的博弈,是复杂的。这个想必大家看看新闻就知道了,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吃亏,即使他们要结成一家人。

我们看到有些人在亲密关系中,几乎对任何理由都是服从和支持,甚至媒体营销号还把这类东西公然放到网上,让大家认为这才是正常的,比如你半夜要吃烧烤,得给买,每个半夜都要吃,都得买,不然就是不爱,不宠。

这种情况并不会让对方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差,亲密关系不是找个傻子,找个R智,舔狗没有好下场。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人的预期管理,当有一天你不满足他的要求时,他就认为你不爱他,就以此来威胁,找各种理由。

这类人其实就不成熟,双方都不成熟,然后另外一方长时间的有求必应也会产生疲惫,因为人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某天这个需求就会增长呈要星星要月亮。

一些失败的父母在培养他们孩子时,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最后酿成的祸害反而更大,社会会无情的教训他的孩子,但他却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4

在爱的博弈中,不,在伴侣的亲密交流中。倾听和表达是极好的,多问开放式的问题,会更有助于对方表达真实的感受。

话说,这个一个泡妞很猛的同学也有给我讲过。举个例子,不要去问对方你今天顺利吗?而是问你今天感觉怎么样。不要问太具体的问题。

然后在对方心烦意乱时不要给建议,表达同情和理解,不要告诉他该怎么怎么做。这点我深有体会,你和其他人交流时也应当这样,效果会好很多,别人不需要建议,也不要盲目给别人建议,给建议的风险太大了。

人们讨厌指责,亲密关系中更是如此。

当亲密关系中,出现争论或指责,人们会把伴侣一瞬间转化为对立面的可能伤害自己利益的人,而不是伴侣,这种状况往往在情绪平稳之后才会又转变回来,老爹老妈也经常这样。

在争论中,人们往往会把行为往态度上归因。我们常见到,你就是态度有问题、你这人有毛病等等之类的言论,根本不考虑对方所处的情境。

其实这不算啥大事,因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人的本能是受到攻击后主动反抗,尤其是处于亲密关系,对方并没有其他外部压迫,比如父子之间。

市委书记的儿子也敢跟他叫板,争吵。

亲情这一关系会淡化权势或地位的影响,在亲密关系中,大家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除非双方地位悬殊,否则意识里是平等的。

 
 
 
5

但是我们在争论或者讨论过程中,目的并不是非要说服对方,而是要理解对方看到的事情,每个人看到的“事实”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事情对人的刺激程度,引起的反应也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观点结合自身的情况思考,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他人的,即使这个他人是我们的伴侣。

总之,遇到此类情况时,倾听对方对此事的认知,而不是一味的反驳。

人们习惯性的处于博弈状况,所有的争辩可能都是博弈,他能得到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是否受到委屈了,我委屈了他怎么应对,他能处理吗?

其实这反而是再说人终究是自私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想着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我们爱是为了得到爱,我们付出,是希望得到回报。

博弈其实是一个非常功利的视角看问题,我们经常博弈,但我头一回见把爱情当做博弈。这反而使我联想到更多的情境,亲情、职场、家庭、商业,哪里又不是博弈呢?

不过此书的目的是让大家的感情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糕,祝愿所有人都能拥有美好的甜蜜的爱情。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或转载的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cdnfine#foxmail.com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cntopchat.com/koucai/1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