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嚷嚷着不恋爱,背地里还不是都下了探探

 
新生代的酷盖们,难道真chill到不想恋爱了?
 
 

前几日上海slush大会,在未来智能的科技氛围中,摩登地标与探探的CEO——王宇先生,进行了一场有关「爱与算法」的摩登对话,暴露了这些嘴上说着“恋爱没意思”的年轻人,内心实际对恋爱的真实渴望。

 
 

摩登对话

 

M:摩登地标

W:CEO王宇

 
嘴上嚷嚷着不恋爱,背地里还不是都下了探探
 

M:探探的后台推送数据中,主要基于人们的哪些行为喜好?

W:我们的数据比较复杂,因为要去分析用户各个方面的喜好,包括他浏览信息的用户行为、关键词和他头像的特点,可能这些特点不是我们人能理解的,但AI能理解分析的。所以不是那么能说得清楚,但是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都会考虑进去。

 

M:探探的主要用户群是哪个年龄层的呢?

W:我们平台现在已经比较大了,几乎覆盖了所有处于单身的年龄层,但主要还是集中于20多岁吧,18岁到26、27岁是最核心的人群

 

M:您觉得为什么18到26、27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最需要探探呢?

W:就谈恋爱,结婚嘛,因为探探解决的问题就是你在茫茫人海之中,要找到最合适你的那个人,但是你平常没有机会,因为中国人比较拘谨对吧,主动搭讪相对来讲比较难。一个是你忙,一个是不用搭讪的前提下,因为你喜欢对方对方是不知道的,它是完全匿名的,是双盲的、互选的一个机制。只有在双盲的前提下,互相喜欢了才能揭晓,这个时候你就已经没有尴尬了对吧?没有尴尬没有拒绝,尊重彼此意愿,在这个前提下你再去和人说话,这样你就抓住了你身边所有可能的机会,这是探探做的事情。所以,单身的人其实都很需要的。

 
 
嘴上嚷嚷着不恋爱,背地里还不是都下了探探
 

M:平台有做过调查,多少情侣是通过探探认识并在一起的吗?这个概率大概是多少呢?

W:这个数据说出来可能会把你吓坏了,探探里面的配对累计已经是超过一百亿了,而且差不多是半年前就超过一百亿了,现在可能接近一百五十亿。这个一百亿里面你就算按照百分之个位数的保守估计,那也是上千万的人成双成对了,这其实是个很可观的数字了,因为中国一共的单身人群也就两亿人吧。很多人可能不愿意承认他是在网上认识的自己的男女朋友,但是随便找一拨90后、95后去问一下,其实很大一部分人就都是探探上认识的,这是实际情况

 
嘴上嚷嚷着不恋爱,背地里还不是都下了探探
 

M:您觉得爱的产生是偏理性还是感性的?

W:爱肯定是偏感性的,结婚的话可能稍微有点理性,但爱更多应该是感性的。

 
 
嘴上嚷嚷着不恋爱,背地里还不是都下了探探
 

M:当代青年越来越佛系、低欲望,这对平台活跃度有影响吗?

W:低欲望佛系,应该是因为大家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所以物质的欲望越来越低(也没有),但是对感情的需求应该是没变化的,对吧,大家都还是不想光棍儿的对吧

 

M:平台的未来限制与发展在哪里?

W:(发展限制)目前在国内可能主要是受众规模,就是因为我们已经达到了一定用户量了,我不能说具体数字,但是的确有很大一部分的年轻人已经活跃在探探app上了,所以接下来可能还要关注海外吧。

 

M:迄今为止去过的地方中,您觉得哪里可以称为摩登地标?

W:呵,我们办公室在北京国贸附近嘛,我感觉最近最摩登的就是北京国贸那边了。

 
 

最后送给看到结尾的摩登er,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一段话,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饭一蔬,

他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