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表情含义,恋爱告急

昨晚失眠时看见一个学长更新的动态,或许可以说是一条告白。看见照片才模模糊糊疑惑起来,前段时间看到的好像并不是这个女孩子啊。也无太多惊讶,只是稍稍唏嘘——已经是太过平常了。

   我着实无法理解情感基础的建立为何能这么迅速。倘若天天见面,交流,深入了解,每日如此,我尚且觉得半个月的时间太短,一年之内两三段恋爱也太频繁。或许我还扮演着保守恋爱的传统角色。太多人的认知顺序好像都在翻转,确立一段恋爱关系变得更加简单,“喜不喜欢”都未知,更罔论“爱”。

   问题缠绕丛生——他们对于恋爱的感知和体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恋爱变得愈来愈“快餐”?这样的恋爱能留下什么痕迹和意义?显然,我不能完全清晰解答。但我仍觉得爱情,应当是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充满真挚和珍重的事。

   我不认可那些为着需求四处寻找对象,播洒溢出荷尔蒙的行为。从前生活慢,车马邮件,人们的圈子小,性子好像也慢,寻一个意中人也慎重认真。总是在日常里慢慢研磨出对方的性格,灵魂也要找得契合。而现在,顺序却相反。为了恋爱而恋爱,爱不再是一份情感,仅仅是身心的一次体验旅行,甚至掺杂了太多别的东西,不再纯净明亮,不再温润。

   我相信,每个人身边会有一个这样的人,可能不是你的朋友,但绝对看过听过。广泛结交着异性,“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善于制造暧昧,但不主动追求;可以有亲密的行为,但不承担责任;不拒绝他人的好感,但也不明确给出承诺。这种“恋爱降级”成了很多人交往原则,人们更加冷漠而没有责任感,不存在信任和付出,蜻蜓点水的交流更受欢迎。“稳定的不确定”,人们的恋爱状态距离明确越来越远。

   没错,我们都害怕孤独,渴望与他人的关系和联结,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我们又不愿意完全投入稳定的亲密关系,享受着这种模糊界限的自由。但它往往是虚假的,并没有真正的亲密关系所包含的信任、真诚和共情,也无法给人以归属感,我们虽然身处其中、有人陪伴,但依然会感到孤独。这样的关系也是相当脆弱的,因为只要一方有所不满、想要离开的话,关系就会迅速瓦解。

   之前在微博看到一个姑娘分享,结束和前任五年的恋爱后,她进入了一个疯狂恋爱的阶段。不是不负责任享乐人间,而是想通过快速的尝试去找到真正能够结婚成家的人。活跃在几个社交平台和线下活动中,就能成批量的认识新的人。当她新认识一个人,见了两次,觉得有吸引她特质或是比较匹配的客观条件时,就会和这个人快速的进入恋爱关系,而发现对方身上有不太合适的点,就会果断的结束再开始和下一个人接触。

   她说:“朋友都觉得我没心没肺,但找到那个合适的人,对我来说就和找工作一样,只有不断尝试才能命中,很多人说向往命中注定的爱情,可我觉得,爱情也需要努力。”

   我突然很难判定对错,因为这跟为着情感需求玩弄感情有着本质差别,这应当只是一种不太普遍的恋爱观。为了找到合适的人而不断试错,或许是没办法的办法。一段长久感情的失望,会让人滋生对恋爱关系的恐惧,难以再用力投入时间和精力。没有安全感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普遍病症,这样“为自己安排的相亲”也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一部分而已。

   无可厚非,爱虽然是一种本能,但恋爱则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的能力。逐渐说服了自己去理解短期恋爱群体里的某些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观念,“快餐”里或许也有合理的配方。一段经过许可开始的明确关系里,双方同时也被给予了离开的权利。

太多人开始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作为人类讨论着的永恒主题之一,爱变得困难起来。无论如何,我还是认为它是生活中为数不多的简单真挚。或许它的确是人们内心深处,扎根着的需求,因此才会有人那么渴求去寻找另一半。这种情感会一直伴随着时代成长,也必然会随之消减吗?

    多样化让这个问题没有结论,爱情本来就是无解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阿里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他等待着费尔明娜,和她半世纪前不经意的一瞥。爱情有时候就是倔强偏执。它又会是得不到,是自我释怀,是命中注定,是破镜重圆,是幸福美满。

   它似乎什么都是,又似乎什么都不是。

   有人说,爱情就像《边城》里翠翠一直等待着的人:

   他可能明天就来,也可能永远不会来了。

爱情到底值得期待吗?为什么不呢,期待它的时候不就是自我塑造的过程,越来越靠近自己的“理想型”,爱情的开始难道不就是有话可说吗。

   愿你们都能遇见让自己变得明亮的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koucai/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