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话术库|爱情能被科技量化吗?

届年轻人不仅不想谈恋爱,更不想结婚生娃了。

一路下跌的结婚率与生育率让各国愁苦。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在《少子化社会对策白皮书》中展示了爱媛县的一项举措,利用AI帮助年轻人匹配到合适的婚恋对象。美国一名科学家正在创建一个项目,研究通过基因来确定双方是否适合成为伴侣,而国内的一些相亲软件也是打出了大数据的旗号,从学历到收入,让你精准pick另一半。

看着这一系列的新闻,感觉广大单身人士终于可以迎来春天,但这真的是人们想要的吗?在科技视域之下,爱情的议题是否变为了过期的讨论?

恋爱话术库|爱情能被科技量化吗?

当大数据可以为你配对心动的TA,当AI可以为你量身定做喜欢的爱人,当恋爱铃等APP帮你自动表达情感……科技成了比封建大家长更万能的存在,虽然不是盲婚哑嫁,但也象征着“为你好”和权威性,我们仿佛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技术与爱情的逻辑,不能说完全背道而驰,但绝对也不是相向而行。要知道技术需要一串串指令、一个个数据去学习进化,而爱情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有人可能像《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与伊丽莎白,一开始相看两厌,到最后情根深种;也有人可能如同《红楼梦》里的宝黛,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就注定了斩不断的情缘;也有人可能类似于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男女主角,在年少时短暂相爱,中年时各自安好,年老时却旧情重燃。

世间百相,爱情的故事,写出了开头,但难以预料的总是结尾。因此,单纯指望技术去量化爱情,把亲密关系的进展全部交予科技,让人细思极恐。

《黑镜》第四季《Hang The DJ》早已铺垫了科技时代的爱情寓言。在楚门般的乌托邦世界,一个万能的系统为你解决终身大事,约会、吃饭、睡觉都被限制好了,但在这份完美的表象之下,真实个体被隐匿,只需要接受最终match的数据。

用一个技术算出的结果对爱情投下决定票,过程如何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但又焉知这是蜜糖还是毒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乍然之喜;期待懵懂,兜兜转转还是你的庆幸欣然,人们无从体会。恋爱的滋味不需要你咀嚼,在恋爱话术科技只让你直接吞咽,但爱情的意义也因此流失。

我们需要科技带来的便利,它可以成为喜欢的参考,但并不需要科技完全操盘爱情,凌驾于鲜活的个体之上。当爱情的感性、细密缠绵让渡于机器算法、数据理性,我们将迎来的或许不是伊甸园,而是可怕的失乐园。

在爱情的模糊与技术的明确之间,总是横亘着饮食男女的变幻无常。毕竟,爱情的美好就在于它的不可捉摸,不可预测。就像打雷前的闪电,亲吻的冲动先于对彼此的喜欢。藏不住的爱情会从眼角眉梢流露,但按条件筛选,按技术匹配,怀抱着功利心与胜负欲,算计来的爱情,必将自讨苦吃。

即便技术帮你找到所谓的soulmate,恋爱或者更深层次的婚姻,这一场漫长的修行,终究还是要靠个人。所以爱情没有捷径可走,技术也不是万能灵药。

或许当下这类恋爱技术主义噱头的成分更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当科技支配爱情,你会幸福吗?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xiaoshoujiqiaohehuashu/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