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快乐嘤!
我基本待北京了,中间回天津两天,约等于宅在家。
估计好多人都出去玩了吧,羡慕羡慕。
送给大家一张刚刚出门在长安街上拍的高糊月亮,希望团团圆圆,白白胖胖(误
因为宅在家,我今天的作息是...
7点起床吃早饭,8点半回笼,11点起床开始看下载了有两个多月的美剧《美丽新世界》。
12点多吃饭,吃完饭又在看剧。
看剧眼睛累了开始做抹茶红豆曲奇,做饼干间隙看剧。
所以今天写的这篇文章,就是我看剧的观中感(还有一集没看完,明早看)。
《美丽新世界》原著是本小说,我在之前推送里有安利过,感兴趣可以点击乐队『推荐几本书 几个作者』。
美剧改编的部分挺多的,除了套用核心设定,其他部分经常让我跳到《使女的故事》、《西部世界》、《黑镜》。
要是打分的话我估计打7分?多1分给原著,1分给男二Bernard,是我的菜。
美丽新世界,小说原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繁殖方式,2等级设定。
而这一版电视剧,让我最深刻的无疑就是Monogamy。
中文直接翻译的话,是『一夫一妻制,单配偶,单配性』。
也放上柯林斯的作为参考。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在这个新世界,没有怀孕生子,也没有夫妻关系,恋人关系。
Everyone belongs to everyone else.
当女主被男二监测到,经常性与男三发生关系,就被叫过去训诫提醒。
因为在这个New World,是不允许一对一的关系的。
他们有一个蛮荒之地的有野蛮人的乐园(吐槽:真的好像West World设定,还有host造反),男主就是他们从这个乐园带回来的。
之后男主和女主有了这个新世界不被允许的一对一的关系。
我们是否需要婚姻?是否需要互为**的恋爱关系?
进行具体讨论之前,先说一个我的阶段性自我梳理结论。
回想我之前的恋爱关系,都是在我主观“想要”恋爱的时候,开始的。
充分不必要,不是每一次想要恋爱的时候都恋爱了。
“想要”恋爱,总是会有一个理想态的形而上的对象。
我会和这个对象分享生活的动态,交换彼此的心情,肢体亲密动作,情感关联依赖,等等。
但是这个对象,和实际的男朋友,形而上的是永久不变的,实际的男朋友是像落座一样,落在了这个位置里。
我们是否需要互为**的恋爱关系?
还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现实的我肯定还是说是的。
至少我回想一下,之前的恋爱关系,如果有任意一方没有满足这一点,应该都没有办法进行下去。
但就像之前《奇葩说》有讨论过,婚姻是否要变成“多少年一续约的契约制”,我今天也不是就当下的现实作讨论。
而是...就社会理想态?或者未来走向?(反乌托邦的乌托邦是什么样子?)作讨论。
我想倒着说,为什么有婚姻。
我个人以为,大部分原因是——孩子。
当然,谈了好久恋爱,感觉到要结婚的时候了,需要结婚有个交代,也能说得通。
只是,如果不是结婚是大家以为的常态,怎么会有“感觉该结婚了”这个值呢。
而之所以以为结婚是理所应当的,还不是因为生小孩也是理所应当的。
那么《美丽新世界》的设定,首先就刨除了这一点。
孩子不是由人生的,是细胞自己长大成孩子的,剧版的女主就是做给细胞胚胎注入营养液的。
因为孩子需要夫妻两人共同抚养,所以必须捆绑,不能让孩子的爸消失,妈一个人抚养。
怎么捆绑?婚姻。
连带双方家庭,一起捆绑,才是最强的地方。
万一孩子他爸跑了,还有他奶奶他爷爷。
不要孩子的婚姻,我其实想不出来除了遗产继承之外别的理由了。
再不然就是签手术同意书?
所以,孩子啊,还是得社会化抚养(诚邀大家看看马督工在TEDxHaidian的演讲,B站就能看)。
那恋爱呢?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
但是想想结婚本质是啥,男的想让女的给自己生一个不需要核验是不是自己的,基本就是自己的孩子。
女的想生个孩子让男的和自己一起养,不想自己养。
这么一想,以结婚为目的,好像也不算什么赞誉?
单纯说说亲密关系本身好了。
先要肯定的是,无论如何,人类是需要(NEED)亲密关系的。
它不一定是持续性需要,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都是间歇性需要,只是每个人的间歇周期不太一样,需要程度和执行力也不太一样。
所以才会同一时间点,存在处于&不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
所以我们需不需要互为**的亲密关系?
会不会是因为我没有那么多可以选,所以我才只能选一个?
因为我只能选一个,所以我也会要求对方只选我一个。
如果,有三个甚至更多男生,同时都可以跟我处于亲密关系中,难道我接受不了他们也和其他人处于其他亲密关系中么?
好像也不一定。
我都有三个可以选了,他们当然也应该跟我有同样的权利。
不说周一三五周二四六这种玩笑话啊,我是真心实意探讨这种可能性。
比如经常能看到的那种异国/异地同时有女友的帖子。男生在A地有一个女朋友,去B地的时候有另一个女朋友。
有一种戏码是两个人相互不知道,以为男生是专情小萝卜,结果后来发现了,就开始说**。
另一种戏码是,两个人相互都知道对方,并且觉得这样没事。
要是微分一下,不就是,我在飞机上就和上一个分手么,再一次飞机又谈回来。
虽然听起来挺渣,但实际上,原本所谓一对一,也只是在一段时间内的一对一。
所以除非np,不然都可以technically也是“一对一”。
所以,三个男朋友的模型,虽然没有互为**,但是和更核心的“一对一”,并不一定有冲突。
反而,因为恋人不能满足亲密关系的需求导致的分手,可以大大减少。
因为三个男朋友,总是能各有所长。
但之所以我觉得这样ok,也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没那么喜欢彼此深情付出死去活来的强联结。
甚至说,日常和朋友,我都尽可能规避强联结,而选择中等一些的关系。
我对于成为牵动别人思绪这个角色,不那么热衷,甚至有一点点排斥。
感觉是没有必要的负担。
而三个男朋友,就极大的分担了这个负担。
对他们来说,我也只是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