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届的瓜永远层出不穷。
这次事件的女主角是林小宅,起步于网红,创业于淘宝店、出圈于《青春有你 2》。
畏姐知道林小宅还是因为她和她前男友肚子的七年恋情。

肚子的微博有一半都是关于林小宅,言语眼神里都是宠爱。
给她拍照,帮她做好后期运营,从不借林小宅炒作。
这段从青春期一路走来的恋情,羡煞旁人。
但就在今年 6 月份,林小宅在微博上官宣和相爱七年的男友分手了。

就在很多人为这段恋情感到可惜的时候,网上曝出了一组林小宅和梁继远的亲密照。
照片没问题(该穿的都穿了),有问题的是这个曝光的时间点。
才分手半个月,你就和其他男人**搞上了?
于是,网友集体炸了锅——
在没有证据实锤林小宅是否劈腿的情况下,网友先入为主地对她进行了一场道德审判:
指责她对不起前任,亏欠对方的真心;
指责她无缝对接,是对上一份感情不尊重;
指责她这么快就有新恋情,一定是分手前就和别人*搭上了。
即便林小宅连发两条微博,声明和梁继远是在和前任分手后交往的,网友还是不买账。
最后争议越滚越大,碍于舆论压力,林小宅宣布和梁继远已分手。
而这一切的争议都源于两段恋情之间的间隔时间,也就是空窗期。
这畏姐就纳闷了,既然已经和前任分手了,难道还要设一个分手吊唁期,专门悼念逝去的爱情吗?
什么时候女人太拿得起放得下也是一种罪过了?
用一个人多久走出失恋期来评判她是否对感情忠诚,实在是荒诞至极。
仔细一想,会发现这些习惯拿道德放大镜的人都有一种固有偏见:
感情一定要放不下,才能证明我爱过。
诚然,每个人对感情的态度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自愈能力有高有低。
自愈能力高的人,在旁人看来就像是谈了一场假恋爱,失恋了无非就是哭一场,完事了接着蹦迪喝酒开始下一段恋情。
自愈能力低的人,则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处理上一段感情留下的痕迹。他们往往爱得很认真,却很做到洒脱。
即便感情结束,那股执着劲儿还是像拉不回的马,一往无前不撞南墙心不死的架势。
但你说,这样有必要吗?
畏姐身边便有这样的例子,同事的朋友,在大学谈的一段恋爱,到现在七年还未放下。
放不下那些美好的回忆,放不下那些不可能再回去的时光。
而太陷入回忆里,只会将回忆过度美化。
倘若他是个好人就算了,倘若他是个被实锤的渣男,那你就是在给自己找针扎。
前两天,畏姐在姐妹群里看到一位粉丝分享的经历。
看了又气又心疼。
那位姐姐和前任的恋情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她因为承受不住失恋的苦,最后还得了抑郁症。
再看看这位让她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冷暴力,恋情期间劈腿......
十足的渣男,他配吗?
可走不出失恋的女人,往往想的是对方的好,越是心碎越要拼命证明他是爱自己的。
纵然,群里的姐妹都在劝她早日放下,渣男不值得。
但这位姐姐还能说出渣男的“优点”:他是个老师,他会给孩子辅导作业。
这和你们的感情有关系吗?
姐姐为爱卑微的样子看得人很心酸。
但这种心酸大部分谈过恋爱的女生都经历过。
我们都曾以为只要在原地停留得够久,对方就一定会回头。
我们偏执地抓住曾经的感情不放下,不就是想向对方证明: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可是,不再爱你的人,你自以为的深情在他眼里,不过是盘散沙,不值一提。
宁可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上一段感情,不如问问自己:
你是走不出来,还是根本就不想走出来?
说真的,畏姐反倒很羡慕林小宅这种无缝对接的速度。
比起在上一段恋情里暗自神伤,开始新恋情重新拥抱生活,不香吗?
有的人会问:七年的感情怎么能说放下就放下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七年里,两人真诚地相爱过,这就够了。
他们都付出了彼此的耐心、时间、精力陪伴着对方从幼稚到成熟,这就是对一份七年感情**的交代。
说来可惜,不是每一份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感情都能落地开花。
很多关系到最后已经名存实亡了,差的只是一句明面上的结束。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畏姐都默认感情已死,挽回已是徒然。
如果你是那种寂寞不能停,有强烈感情需求的人,那畏姐认为你去开始认识新的异性,也未尝不可。
或许有人会说,用新欢来治疗上一段感情的痛苦,是自私和不成熟的表现。
但在畏姐看来,为了逃避痛苦而开始一段新的关系,又有什么不可以?
最后畏姐想说:
感情并不是非黑即白,旁观者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谁是谁非。
走不出情伤而“空窗”许久并非是好事,迅速翻篇投入新恋情也未必就是“水性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