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好,那就义无反顾。把答案交给时间吧。
昨天对很多英国人来说,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因为相对于过去几周的惨烈跌势,英镑终于暂缓了下跌。CFTC持仓报告显示,截至上周二,英镑净多仓减少幅度创下年内第二大。
回顾9月,当英镑兑美元站立在1.34关口上方、创9个月新高时,还是信心满满的。然而,近三周以来,英镑多头遭受了暴击——围绕着英欧谈判、英国疫情和英国央行政策的动态,英镑剧烈波动,英镑兑美元一度暴跌。

很多人都会想到今年3月市场全面崩盘时英镑的惨烈跌势。如果接下来一周英镑未见好转,那也许会创下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眼尖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6个月过去,围绕着英镑英镑的几个不利因素,依然是那几个问题......
1
半年过去了,英欧谈判依然争持不下
今年以来,英国和欧盟之间的谈判已经展开不下8次,但就在渔业领域等领域问题上依然争持不下。
欧盟表示,如果英国违反了国际法,将不会信任英国,并探讨了可能采取的法律行动,还劝英国悬崖勒马。
2
英国央行诸多不确定性
2020年3月,英国央行新行长上任。因为不熟悉,所以很多人表示出担心。而如今新行长的风格大家可能已慢慢摸清,英镑多头转而担心:“负利率”可能会成真。
今年5月,市场上首次出现了对于英国负利率的押注。并且在最近一次会议上,行长表示央行正在讨论负利率的有效性,一度引起恐慌。尽管行长已经澄清,但市场似乎持怀疑态度。
3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欧洲爆发第二次疫情,当地时间9月22日,英国首相讲话时表示,英国已到达新冠疫情“危险的转折点”,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更加严重的后果。此后,约翰逊宣布重启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并透露有关限制措施可能会持续大约六个月。
4
美元强势打压
今年3月,受流动性短缺叠加避险买盘驱动,美元一度跌破102大关,打压了包括英镑在内的非美货币。
而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市场避险行为模式几乎完全复制今年2月份**波疫情时的情况——美元被疯狂抢购,其他资产却几乎全线下跌。
祸不单行,英镑可能会再度面临今年3月类似的危机。但和年初不同的是,当前英欧谈判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关键时期,而从当前的局面来看,英镑面临的下行风险依然很大。

即使如此,应该首相约翰逊也给欧盟下了最后通牒:双方最迟必须在10月15日达成新的自由贸易协议,不会继续拖延下去。
约翰逊在打着什么算盘,估计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毕竟在历史上,英国长期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对欧洲大陆国家执行均势战略,视利害关系而定与欧洲哪个国家暂时结盟,几乎很少真正融入欧洲大陆。欧盟真的会任由其为所欲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