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被粉丝咨询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次去见男方家长,家长对她并不满意,她该怎么办?”
看见这个问题我愣了一会,在我的印象里,女方家长不满意男生的多,男方家长不满意女生的还真是挺少见的。
加之她对问题的描述太过笼统,我就让她仔细说了说。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听的我是又可气又好笑。
好笑的是男方那歪瓜裂枣的奇葩家庭,气的是这个姑娘也着实不争气。
姑娘是老家是农村的,靠着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城市的一所大学,毕业之后咬着牙在这座城市扎了根。
可以说是山窝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了。
男方家里是本地人,条件只能算一般,可身上却有着一股子傲慢。
瞧不起外地人,更别说农村的了,所以他们对自己儿子找了个农村女朋友一直颇有微词。
就因为这,姑娘对**次见家长格外上心,憋着劲要好好表现,给他们留下个好印象。
小姑娘平日里素来节俭朴素,而那天却狠心给自己买了条大牌裙子。
听闻男方爸爸爱喝酒,妈妈喜欢小资情调。
又特意准备了两瓶上好的红酒,当作**次见面的礼物。
小姑娘自以为准备的还算周全,可没成想刚进门就吃了个下马威。
当时是妈妈给开的门,爸爸就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头都没抬。
妈妈也是耷拉着脸,甚至看见姑娘提着的东西都没伸手去接,只是随意一指:“就放那吧。”
然后就转身走了,姑娘站在门口不知所措,还是男朋友领着她进了门。
进门之后,也没人上来搭话,甚至水也没给倒一杯。
妈妈就坐在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儿子聊着天,爸爸还是一动不动。
没多久就到了做饭的时候,姑娘男朋友抢先进了厨房。
因为他之前答应过姑娘,到他家的时候,他会做一道油闷大虾给姑娘吃。
可这头他刚进厨房,那头**就动了,一把把他从厨房揪了出来,说:
“以后这厨房里的事,都用不着你动手。”
一边说着,一边从冰箱里拿出食材放在桌上,还直勾勾的看向姑娘,也不说话。
放完东西就回到了客厅坐下,姑娘一看这架势,也瞬间就懂了,撸起袖子就进去做饭了。
姑娘是越做越委屈,时不时把目光投向自己男朋友求助。
可他们一家三口在沙发上聊的哈哈大笑,完全就没有看向厨房里的她的意思。
姑娘只能顶着委屈,把这顿饭给做完了。
可刁难还远远没有结束,在饭桌上他爸妈也是说个没完。
一会这个菜咸了,一会那个菜淡了,总之就是各种鸡蛋里挑骨头。
姑娘没办法,只能陪着笑脸,连连道歉,说自己以后一定注意。
那天结束,姑娘失魂落魄的走出了男朋友家。
几天之后就从男朋友嘴里听到了他爸妈对她不满意的情况。
不满意的原因也说了很多,话说的很难听:
“穿着上好的裙子也掩饰不了身上的穷酸味。”
“碗里没剩饭,注定贱一辈子。”
看到这,我相信你们也和我刚听到这个故事一样暴跳如雷,希望这个奇葩家庭分分钟原地爆炸。
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个家庭垃圾是真的垃圾。
而这个姑娘是否就一点错没有呢?
也未必,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在我眼里,就“**次见家长”这件事而言,
姑娘的一系列操作也可以说的上是精准踩雷。
我说这个故事,其实也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见家长这件事,是有具体的注意事项的。
1.真诚
其实**次见家长,无非是一个初步接触的过程,
如果以后真要结婚,还会有长时间的相处。
装的了一时,难道装的了一辈子?
所以,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真诚待人比什么都强。
原来身边有个朋友,东北的,东北人的豪气大家都有了解,东北女孩同样如此。
她**次去见男方家长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的性格。
吃饭的时候,上来就敬了未来公公三杯,白的,一口气喝完。
男方爸爸一看这个架势,心想小姑娘都喝了,自己做长辈的还能赖不成?
咚咚咚也三杯下肚,朋友一看未来公公这么爽快,就更加放飞自我。
席间推杯换盏喝个不停。
结果饭没吃多久,两个人都给喝趴下了,喝到最后我这个朋友拉着未来公公的手。拍着胸脯说:
“爸你放心,以后XXX跟着我**不会受委屈。”
第二天酒醒之后,我这个朋友才意识到大事不妙,悔不当初。
问自己男朋友昨天怎么样了,没成想男朋友对她说:
“咱爸对你很满意,说姑娘实诚,错不了。”
没过多久,两人就结婚了。
说白了,家里的长辈都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精”,在他们面前装没用,你也装不了。
既然如此,干脆就真诚点,何必东施效颦,四不像呢?
与其煞有介事的准备高档红酒,不如带点家乡的土特产,
与其穿不合体的裙子,不如穿自己平常的装束,展现自己勤俭的态度。
2.见家长,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什么是双向选择?
就是对方家长在考虑要不要让你融入这个家庭的同时。
你也应该想到这个家庭是否适合你自己。
好比这个姑娘遇见的奇葩家庭,进门的**时间,她就应该意识到这个家庭并不适合自己。
无论是对农村人的歧视,还是重男轻女的思想,都是原则上的价值观冲突。
是无法调节和妥协的。
大部分女生都会犯一个错误,上赶着舔上了对方家长,费劲讨好。
见过太多姑娘**次去男方家里,恨不得把一辈子的活都给干完了。
做饭拖地洗碗,样样不落下。
就像在未来婆婆面前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儿媳。
殊不知这种做法大错特错,且不说**次见面就让女孩做家务的家庭是什么歪瓜裂枣。
就问你,你洗碗干的过保姆?做饭比得上厨子?
体现自我价值这个方向没有错,但你的自我价值并不应该体现在这些方面。
说白了,对方家长选择你的主要原因,不就是指着他儿子跟你在一起能过的好?
你长得漂亮,带出去有面子,你学历高涵养好,能提高家庭素养,或是你对他儿子事业上有什么帮助。
这都是你体现价值的正确方向。
哪怕你这些都没有,你会说话,孝顺,情商高,他儿子跟你在一起很开心,
不也比你会做饭做家务好得多?
3.考察家庭
当你意识到见家长是双向选择的时候,你就应该学会你需要关注到哪几个点。
哪些因素是会对你的婚姻造成影响的条件。
而这些因素也可以细化一下。
1,对方家庭是否和睦
心理学上有一条特别浅显的知识,越是和睦的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也越健康。
越不容易出现家暴,**,以及一些祸害婚姻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当你在见对方家长时,就可以首先注意到对方的家庭氛围是否和谐。
来侧面推测如果你和身边这个人结婚,婚后的家庭是否会和睦。
2.男方是否真心想跟你结婚
“见家长”其实是你认清你身边这个人的大好机会。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观念,就是他带我见家长,意味着他是真的很爱我。
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我见过身边有人逢年过节就带不同的女孩回家,带到最后,他父母都见怪不怪。
他是想和这些姑娘结婚吗?不是的,应付父母催婚而已。
而如和确定他是真心想要将你带入家庭,和你共度余生?
就是在这个见家长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对方父母和男方在父母面前的表现。
来判断这一点。
3.男方是否有主见,有承担一个家庭责任的担当。
就像故事里这个姑娘的男朋友,嘴上说着下厨做油闷大虾,被**一瞪眼就屁都放不出一个。
任由姑娘一个人委屈巴巴的在厨房忙活大半天。
事后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
这样没有主见的妈宝男,假设真的结了婚,能在**的阴影下坚定的站在女孩这边,给她幸福吗?
这都是每一个女孩在见家长这个动作的过程里,应该意识到,并积极观察的事情。
最后,**次见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很简单,注意到你也是你爸妈捧在手心的小公主,注意到你有你自己的价值。
注意到你的手应该用来弹琴写作完成你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下厨洗碗洗衣服。
注意到你是值得被爱的,不用讨好不用跪舔不用上赶着嫁进他们家。
奇葩永远是奇葩,你应该找到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