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咨询师的爱情,是什么味儿的?

什么是爱情?也许很难有人给出一个标准的定义。
官方的解释,在很多经历过爱情的人看来,往往会付之一哂:这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套话,每个人找寻的幸福根本就不能被笼统地框定在某一范围之内。
跟咨询师的爱情,是什么味儿的?
产生爱情的原因,倒是能说出来个子丑寅卯来。起码,能引发人美好想象的感情,起源一定来自于相知。
如果是百胜刀王胡逸之对陈圆圆那样的“爱”,数十年间也没能说上几句话,互相之间根本不知根知底,那只不过是单相思,或者迷恋罢了。
爱情,总是给那些有意愿倾听自己、为自己花时间和精力的人的。
无条件的理解、倾听,是一条将两个人拉近、捆绑的无形的绳索,也是一条永远轻缓舒畅地流淌的小溪,更是一道促进双方不断相向而行的彩虹桥。
从这几点来说,自打投身社会,背井离乡去闯荡之时,我们就很少能遇上肯认真倾听自己的人了。
毕竟,除了父母之外,又有谁舍得动用自己宝贵的精力和时间,来听我们一吐胸中的悲愤和怨念呢?
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鲜见: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不如意,接连做错了几个领导着急用的讲稿,领导气急败坏。当着公司后进的一些小辈分的新同事,被数落了一顿。其实,那些问题本身也不太致命为了这么点小事就值得上纲上线吗?
想来想去总觉得郁闷,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出口。
这种时候,就愈发想家。尤其是,在家里可以毫无顾忌地跟父母倾诉自己的心声。
很多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是因为常年回不了家,就好比一艘远航的邮轮,却没办法回港湾补给。去心理咨询所寻求治疗之道,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可选项。
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点在于,不少人在几次问诊之后,竟然发现对咨询师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病人爱上医生,的确是很多爱情剧中的经典桥段,通常爱慕的是医师神乎其技的外科手术技法,又或者是临危不乱的超强心理特质。
可是心理咨询通常不过是短短数小时,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闪电一般的爱情真的会降临吗?
这事情可能真的有其“应然”和“必然”的因素存在。
爱上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了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对他们产生好感?
这种对心理咨询师产生的情愫,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更不是某些来访者的个人原因所导致。
在内心中经过苦苦挣扎,患得患失,有时光风霁月,有时风卷残云,有时波澜不惊,有时又乌云盖雪,这些情绪,总归要找到一个口子去消纳、存储、宣泄。
我们小时候,可以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不公正待遇或是表现优异得到的奖励跟父母讲。他们也会很乐意听。这是由亲子的血缘关系而达成的不可替代的亲情纽带。
但是,离开了父母之后呢?又有谁,会耐着性子,以和善的目光鼓励我们继续说下去?想来想去,这样的场景并不多,而心理咨询诊室,正是其中之一。
来访者面对肯愿意长时间倾听自己的异性,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好感,这种好感有一小部分原因来自于一种不自觉的愧疚之情——毕竟,我们占用了他/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心理咨询师通常是不会有选择性地挑选来访者的。治病救人的天职也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无条件的接纳,使得双方的会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融洽的。
在心理学领域中,把求诊的一方与咨询师之间的情感卷入称作“移情”。
不过这个“移情”可不是“移情别恋”的意思,而是求诊者把自己对心中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并倾注到另一人(也就是心理咨询师)身上的情况。换句话说,将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代入到不同的对象身上。
出现这种情况,是极为正常的。而且不光是心理咨询师,我们的移情其实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只不过心理咨询师所处地位特殊,这种现象发生得更为明显罢了。
爱上心理咨询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作为守法公民,一定要注意时刻警醒自己,做好情绪管理,不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产生胁迫他人的行为就可以了。
有的新闻案例中甚至出现了病患在爱上心理咨询师后、得不到回应和许可,深陷被爱妄想症中,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火坑,最后不惜以暴力挟持,酿成惨剧。
“共情”,心理咨询师的必备技能
共情,英语写作empathy,一般作名词解释。共情是一种感受,而且是一种很高级的、不经过引导便可自然生发的感受,它不完全等价于“同情”。
共情,是心理咨询师的看家本领。
咨询本身是一场短暂而不连续的语言交互,而将情感附着在这么短促的会面之中,其本身就蕴含了相当大的能量。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质和问诊技巧,是在很多次接诊中逐步磨炼出来的。
因而很多含义深远的问句,经过心理咨询师的演绎,也会变得柔和、生动而简明有力,再配合咨询师高超的访谈技巧和情绪控制,辅以和善温柔的神情和目光,自然会让来访者心神宁静。
为何心理咨询师非得深刻地与来访者展开共情不可呢?
共情是由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引导的一种“感受”,以主动贴近的姿态,尽可能与来访者保持同一频率。
这可以促使求诊一方更深刻地探索、感受自己,同时感受咨询室的环境、气氛。并且,共情也是一种很好的、还原来访者真实遭遇的手段。
语言毕竟不是照片或录像,要想从来访者嘴中问到更多信息,只能从交流中的时间、空间二维搭建过往经历。
在这个私密的天地中,从内容、情感、身体感受上多角度地代入来访者的真实想法,既能让求诊一方反躬自省,同时也能通过实时反馈引导求诊者从其他方面审视自己。
这种共情的体验,有点类似于把自己放置在若干积木搭筑的林中小屋里。这个小屋子的位置和重心,正是来访者所处的立场;而小屋的板材,正是来访者所叙述、而经过心理咨询师加以整理后呈现的过往经历。
有哪些方式能够促成共情?
其实不仅是心理咨询师,就连我们普通人,也经常采用共情的方式去与人交流。
例如,我常在工作中遇到有其他同事向我倾吐单位规章制度的种种疏漏。
明明单位安排了集体观影,却不够人性化,要么就安排在周六周日,要么就安排在离绝大多数同事下班路线的相反方向,造成的恶劣后果则是:晚间观影之后,不少女同事被迫在比较危险的夜间回家,而影院所在的地方又没有开通地铁或公交。
来自父母的教诲则提示我们,别人有事情对我们说的时候,应当尽可能放下手里的工作,仔细倾听,尽量不漏过一丁点信息,即便最后没有能解决他人的困难和问题,起码也表示出对他人的尊重,这是社交的基本礼仪。
只可惜,大部分人的倾听都停留在表面,维持了社交礼仪的“面子”。
实际上,能够真正做到有效倾听,并给出及时回应,最后如果还能加以引导和激励,抑或提供某些有建设性的意见,那简直就是完美的社交沟通样例。
这才是社交礼仪的“里子”。
显然,在这方面,心理咨询师比起常人有着更显著的共情优势。他们应对的案例波及面更广,适配的场景更精细。言语上的治疗,必然有其个体特殊,但同时也有其本质规律。
个体是千变万化的,规律却是趋同的。
要想让来访者感觉自己的倾吐是有效果的,必须让他真正感受到共情的魅力。
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必须以来访者的角度来思考,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切中要害、直指来访者的心结,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时刻保持积极正面的、关注性的躯体语言。
下次再有人找你倒苦水,可以试试上半身前倾,以关注和征询的目光注视他。这会让他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因而能快速拉近跟你的距离。
共情本身不难,难的是高度共情,有层次、有深度的共情。
另外一点,不要过分神话共情,也不要把共情当做一种功利化的手段。尤其是,在学会共情之后,不要过分将自己代入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来和亲友们聊天。
当然,也不要太过于自信自己的共情能力。如果身边的人确实遭遇了心理问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优先引导他去找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诊疗。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或转载的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cdnfine#foxmail.com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cntopchat.com/yuehui/1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