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有一种幸运,叫棋逢对手,琴瑟和鸣。
在感情中遇见爱和性不难得,难得的是遇见理解。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知你冷暖,懂你悲欢”的人。
就好像复旦女神教师陈果说的那样:要保持爱情的长久的一个方法,那就是你要尽可能保持你们在精神上的同步而行。
精神交流重要吗?
在我看来:精神交流可以让人摆脱日常生活琐碎,和自己相爱的人一同去完成新的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的情感共鸣,培养新的默契。
恋爱中的双方通过精神交流,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有一个和谐互动的相处环境。达到一个你来我往,你尊我顺,我求你应,你需我给的良性相处状态。

最终,彼此在这段感情中,依赖双方的共同作用,获得自身对被爱的感觉,对安全感,归属感等等情感需求的满足。
倘若一段恋爱关系缺乏精神交流,你就只能单方面独自承受自己的精神压力。最终会导致彼此无法相互理解,更难长时间地并肩前行。
显而易见,在我看来精神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交流是怎么样的呢?
举个例子:
对于很多人来讲,所谓精神交流的过程,其实更多是:你发现我懂你,而你也懂我。我懂你满足你的需求,你懂我满足看我的需求,然后这就是精神交流。反之亦然。
比如恋爱双方在某些问题上进行探讨,达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认识或者比较相近的认识。双方彼此认同,彼此理解,彼此懂得。
再比如对方表达的感受我暂时无法理解,在某些问题上彼此的分歧很大等等。但是能完全做到彼此尊重作为独立个体的差异性。懂倾听,懂换位思考,能合理化彼此的不同。
然而,恋爱中的双方真正能做到精神交流是很难的。
首先,男女思维差异。
生活中,人和人交往往往都是抱着目的带着人设的。
然而因为男女思维差异,一开始恋人之间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彼此。
比如对方心情不好,**时间想要得到你安慰。你却一个劲去刨根问底,然后给对方讲道理。
这和她内心里一直认为你是一个细致体贴的男友不符。
因为在交流开始时,你不知道对方此时此刻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于是在接下来的相处过程中,处处碰壁。
最终结果不仅降低了对方对你的好感度,还让对方因为你的不懂得和不理解在内心上萌生负面情绪。
其次:彼此之间位置差异。
比如在一段恋爱关系中:你因为崇拜和对方在一起。
对你来说,这段关系更多的是跟随。或许就会少了些对对方行为真正的理解。
比如你们相视一笑,你觉得是默契,于是你心底认为你们完成了一次精神交流。
但是对方可能仅仅是因为你笑了,所以对方选择了给你一个礼貌的回应。而对于对方来讲,这段关系中只有你的听从,或许就会缺少对方对你的认同。
比如你和对方沟通了一件事,对方回答你“嗯”。
你认为这是对方对你观点的认同,可能对方仅仅是表示自己听见了,甚至是一种敷衍的应答。
而因为位置的差异,彼此之间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创造情绪的共鸣。于是彼此之间的精神交流会趋于匮乏。
最后:没有健康的交流习惯。
我们都知道,默契是需要时间和沟通慢慢培养的。
但是很多人并不擅长沟通,甚至有的人在感情中习惯性回避沟通,对对方的沟通表现出不在意或者冷酷。
久而久之,彼此之间缺乏了解。
其实在工作中,我经常会接到这样的咨询:
比如我和男友刚在一起两个月,我感觉我还一点都不懂他,很多事情都谈不到一块儿去。我们是不合适吗,应该分手吗?
再比如:我和老公平时工作都很忙,沟通比较少。我总认为他对我的感受视而不见。有时我心情不好,他却自己躲到书房玩游戏;有时晚上一个人默默流泪,他只会说一句:睡觉吧,一天净瞎想!感觉现在的生活像是为了孩子搭伙过日子,我真的受不了,要离婚吗?
这些都是因为平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问题出现时,彼此无法去进行精神交流。
在我看来,精神交流,其实就是潜意识希望对方达到自身情感满足的目的。验证:“我们很合拍”。
那么恋爱中,
怎么样让彼此感受到
对方和自己很合拍呢?
答案是:
亦师亦友亦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