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里,离婚率变得越来越高,他们说“传统道德准则已经沦丧”,婚姻带来的幸福感正在降低。
但其实,几十年前,婚姻中那些真实的伤害和现在一样普遍存在,如果仅仅用婚姻的形式来禁锢两个不幸福的人,才会更加危险和不幸。
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Eli Finkel提出,这个时代的婚姻正在走向两极化:那些好的婚姻比过去更好,坏的婚姻则变得比以前更坏。
人对婚姻的满意度,并不是离婚率这一个数字就能体现的,如今的婚姻可以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
为什么好的婚姻会变得更好?
最关键的变化在于:我们对婚姻的期待变高了,我们想要满足的需求更多。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Andrew J. Cherlin提出,在历史上,人婚姻经历了三个阶段。
-
制度婚姻
对于1850年以前,人类对于婚姻的主要停留在基础需求上:两个人共同生产,比较容易实现衣食无忧,拥有住所,安全免遭侵害,以及生殖的目标;
-
友伴婚姻 从1850年到1965年,婚姻的重心逐渐转向了亲密和性的需求,双方开始注重爱与陪伴。
-
自我表现婚姻 1965年至今,婚姻的制度色彩前所未有地弱化了,人越来越需要在婚姻中自我表现、感受到尊重和自身的成长。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更稳定、长久、美满。
那么,如何能在这样两极分化的时代,成为一段幸福婚姻的拥有者?
如果你想要获得更高的婚姻满意度和幸福感,可以尽量多花一点时间和Ta待在一起,比如安排一些固定的“约会时间”。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你们也可以坦诚的沟通,尽量满足彼此精神上的需求,比如,试着在一段时间内共同完成一本日记。
进一步总结说,想要一段美满幸福婚姻,需要从三种视角来考虑:
1.心理视角
能够预测一段关系是否能维持多年的幸福和稳定,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对象的人格特质,Ta所拥有的个性和价值观。
因此,当你考虑和一个人步入婚姻时,你还得学会理性分析,考察对方的人格特质。
你需要找一个“宜人性”、共情力相对较高的伴侣,而不是那些神经质、情绪不稳定、易怒的人;
再相爱的人,结婚后也肯定会面临争端,所以结婚的条件是:两个人是吵不散的。
在恋爱的过程里,特别看重两个人对争吵的处理方式:是不是可以接受争吵的发生,在吵完后能不能妥善解决问题。
要不然你的婚姻将是一场无止境的battle。
2. 浪漫视角
你需要找一个真心相爱的人作为伴侣。
如果在一开始没有足够的感情,你们之间的基础可能很难对抗未来生活里的种种磨耗。
3. 道德视角
在这个“自我实现”的时代,能否实现一段美满的婚姻,道德的作用重新变得重要。
好的婚姻是一个机会,我们能够从中重新发现自己,认识到自己原来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好相处。
而一对好的伴侣是能够正视、沟通彼此的缺点,认真处理自己的那些缺点,学会更加不自私地对待对方。
在这三种视角中,在前两者上我们并没有太多发挥的空间。
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往往是相对固定的,很难改变,更不要指望你能够改变对方,爱情往往也是无法人为操纵的,它很难被“培养”。
只有在道德视角上,人们能够在改变上做出努力,使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抵抗那些天性中自私、邪恶的部分,互相支持和促进,度过一生。
这样的“改变”,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积极意义上的“妥协”:
其实我还不能确定自己会不会最终进入一段婚姻,对我来说,一想到未来的每一个决定都要把另一个人纳入考虑范围,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妥协——我暂时还不能想象自己心甘情愿作出这样的决定的状态。